中读

视频 | 李宗翰:湖北鱼圆,吃鱼不见鱼 |《烟火气里的武汉》VOL.06

作者:李宗翰

2020-10-26·阅读时长2分钟

743人看过

大家好,我是演员李宗翰,我出生在湖北武汉,很高兴这次受到邀请,为大家讲述烟火气里的武汉。很多人都不了解武汉,觉得武汉只有热干面、豆皮,但在我的记忆当中,武汉才是一座烟火气里的城市。

湖北的大多数城市都是逐水而建,基本都沿着长江、汉江、清江而居。一方面出产了数量众多的河鲜水产,另一方面使得湖北人吃鱼顺理成章。对于什么鱼该吃哪个部位了然于胸,武汉人流传的口诀 :“鲤鱼吃须,武昌鱼吃边,桂鱼吃花,胖头鱼的脑壳,开春的鲤鱼籽,草鱼的皮。”

武昌鱼的吃法很多,清蒸武昌鱼是多数人的选择,属于大众想象。鲜武昌鱼一尾,去鳞、鳃和肠肚,在满月般的宽体上遍抹油盐,腹内填姜葱,有的还填肉末,装盘置锅上清蒸即成。清蒸武昌鱼较能保持武昌鱼的鲜嫩度,是一种原味之吃法。

历史上,武汉从未成为过中国政治文化的中心,自古便是商业都市。可又不像上海、广州这类商业城市一样,因邻近海岸,受西方文化熏染深重。武汉地处内陆深处,洋风一路吹刮到此,已是强弩之末。所以武汉的文化带有强烈的本乡本土的味道,而武汉饮食文化从来都是吸纳得多,吐出得少,被外来菜系影响得多,对外来菜系施加影响得少。武汉菜的兼收与并蓄,但底子还是那口武汉味道,所以在这里开设食肆,他省的所谓正宗,立锥往往艰难。所以武汉的饮食一直能保持已然形成的“水产为本,鱼菜为主,口味咸鲜微辣,讲究原汁原味,鱼米之乡情韵浓郁”的特征。

湖北多水,河鲜水产数量众多,这为湖北人大多是嗜鱼馋腥的“鱼猫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很多人小时候喜欢用鱼汤泡饭吃并形成“习俗”,借此去寻求认同,去寻找儿时的味道。

如何做一碗鲜美的鱼圆汤,背后处处是经验和窍门。做鱼圆汤最好的食材是一种叫翘嘴白的鱼,在浙江一带叫白鱼,其次是胖头鱼。胖头鱼的身子,非常适合做鱼圆子。

在做法上,熟练的大厨,通常会麻利地切下鱼头,剔骨去鱼肚去皮,只留着剔下的鱼柳,放入搅拌机加入姜、盐、淀粉水、清水和蛋清搅拌,以前是用刀剁,在砧板上,双刀起落,咚咚有声,鱼肉在密刀之下渐成软泥。

搅拌好的鱼泥,要抓一把放在另一个碗里,与少许猪油混合,用手搅匀,这个过程称之为“乳化”。淡粉色的鱼泥“乳化”好后呈奶白色,这个过程要持续几次,直到超过一半鱼泥完成“乳化”,才可全部混合一起。

用动物脂肪来提鱼的鲜香是湖北厨子的经验之作,但如果从一开始就直接将猪油放入量大的鱼泥里,猪油就会被鱼泥包裹住并呈颗粒状,怎样也无法拌匀了。

鱼泥处理好后,就要开始捏鱼圆下锅了。捏鱼圆需要善用手掌的虎口位置,小汤勺辅之,慢慢将鱼圆放入清水中。这里,记住要在30℃温水之际下锅,鱼圆浮其上,此间要不断地扬汤止沸并让鱼圆翻滚,在汤中如生活般折腾。水要沸没沸时加入冷水,以防止鱼圆膨胀影响口感。判断是否煮好的标准是,手指按下去能回弹,凹进去回不来就不行。做好的鱼丸,要求落地不碎,咬下一口,有清晰可见的牙印,并且不会因此而变扁,吃至最后一块碎片,仍然是充满了弹性。     

“吃鱼不见鱼”,这是一碗正宗湖北鱼圆的正确姿势,鱼圆白如象牙,质地光滑,珠圆玉润。举起一颗,稍稍端详,送入口中,几下咀嚼之后,自己也感到满足 :“这就是小时候的味道。”

文章作者

李宗翰

发表文章1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0人

演员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烟火气里的武汉

三联采访录·湖北美食特辑

227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