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黄豆面糍粑,我终身难忘的儿时味道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2022-03-27·阅读时长3分钟

518人看过
“蒸糯米揉为饼曰餈巴。”
本文系读者投稿,来稿请投至:
zhuangao2@lifeweek.com.cn

文|陈茂君

我是四川自贡人,我们那里的人很爱食糯食糍,糍粑、猪儿粑是其中代表。这也许是因为清初“湖广填四川”后,这里继承了我国中古时期南方稻作区域的饮食习惯。
糍粑,古时称“粉餈”“餈巴”“餈糕”,先秦时已有雏形。四川起码从明代就盛行吃糍粑了,遂宁人李实的四川古代方言词典《蜀语》中就解释说:“蒸糯米揉为饼曰餈巴。”到了清末民初,糍粑已成为一种四川名特小吃和点心,其中还有中秋舂糍粑的习俗。
我小的时候,每年稻谷收割后,就有农村的亲戚送来新米尝鲜,其中往往带有二三十斤糯米。我们几弟兄当然等不到中秋节,早早就会吵着要母亲舂糍粑吃。多吵几次,母亲就会量出两升(约十斤)糯米,清水浸泡,甑子蒸熟,由大哥二哥抬着去约好的聂糍粑家舂糍粑,我也撵路跟了去。一路上大家自是叽叽喳喳,好不欢喜热闹。
聂糍粑是我们老家的一家糍粑店,因为生意兴隆,店家又姓聂,小镇上的人们就以“聂糍粑”为店名呼之。他家小儿子聂七是我小学同班同学,平时没事时,我就常往他家跑,看他大哥舂糍粑,过过眼瘾解馋。舂糍粑要用石舂,一般人家没有,他家的石舂据说是去隔壁隆昌县,专找了整块青石料打凿而成,高1米3左右,中间挖空,我们老家叫碓(duì)窝。舂棒是柏木制成,也有1米多,两头粗中间细,极沉,因为长年累月使用,已经泛出古铜色的光。
舂糍粑就是要把蒸熟的糯米舂成泥状,我们到聂糍粑家,他们往往早已将碓窝洗净,光滑得闪出青幽幽的光,舂棒也洗净擦干了。母亲将热腾腾的糯米饭碓窝后,再把舂棒的一头打湿,然后双手握住,身子一弯一直地舂,灵巧得像在舞蹈。蒸熟的糯米很粘,舂一会儿得停下来翻面,给舂棒头沾水。舂的时候,会发出“扑扑扑”的声音,因为糯米的粘性,声音里带点拖长的尾音,听着肉肉的,诱人馋虫。
舂糍粑很累,看见母亲满头大汗,大哥往往会自告奋勇地接替母亲,可舂不了几下,连舂棒都提不起来了。聂师傅说,这是因为熟糯米黏性强,舂棒接触糯米时,得顺势转动一下,才省劲。大哥掌握不了技巧,还是母亲接着舂,直到把糯米舂成泥状。谢过聂师傅,一家子就高高兴兴地抬着甑子和糍粑回家。
头天,母亲已将黄豆、芝麻和父亲特地买回的花生炒香,加点盐,磨成粉。黄豆、芝麻和花生炒熟都极香,合而为一,如有百香,难以形容。磨成粉的黄豆、芝麻和花生是做蘸料的,吃糍粑时,母亲将糍粑扯成一小坨一小坨,放在“三香黄豆面”里滚一下,用筷子一坨一坨地挟了吃。糍粑的软糯鲜香,加上独特的蘸料,吃一口,终生难忘。
但父亲对我们说:“儿子,男子汉大丈夫,哪有这样吃糍粑的?”说完就将一坨糍粑放在桌面上,用手压平,上面撒上厚厚一层黄豆面,卷成筒,大口大口地咬来吃,很有些“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快感,吃起来就更香了。我们照着父亲的吃法吃,果然特别香且痛快。

纪录片《中国特产》
用“三香黄豆面”配糍粑,这跟很多地方的糯米小吃都不一样。这个吃法是有来历的,据说在自贡,糍粑属小吃,最初只有甜口。到了大约清光绪末年,一个叫王和甫的大盐商经过一个叫糍粑坳的地方,看见有家糍粑小店前,大清早就人头攒动,人声鼎沸,生意火热。
大盐商心生好奇,一番仔细观察后发现,这家店生意好,除了客人称好半斤一斤糍粑后,老板总要再揪一小坨添上做赠礼外,还有一个秘密,就是这家店里卖的糍粑不像城里一样蘸白糖,而是蘸黄豆面。
待老板生意忙过闲些时,王和甫就上前买了半斤糍粑,同老板攀谈起来,问为什么不蘸白糖,而是蘸黄豆面。老板说,自己的糍粑店位于运盐的必经之路,往来都是驮队、挑夫,他们天亮从自流井出发,走到这里,也该吃早饭了,没备早餐的就买一斤糍粑,裹点炒香了的黄豆面吃了再赶路,或者用汗巾包了,放在马背上或吊在扁担上,再走一截路歇稍时吃,好吃营养又方便。那时白糖贵,下力人舍不得买了,所以就改了蘸黄豆面。正是因为这家糍粑店生意好,做出了名气,这个小山坳都被人们叫成了“糍粑坳”。

(图 | 摄图网)

当时王和甫对这家糍粑店的做法非常赞许,也买了点糍粑尝尝,味道果然不错。
与此同时,这家糍粑店发明的不蘸白糖蘸黄豆面的咸糍粑吃法,也渐渐被自流井的盐担子传播开来。至今,不光自贡人吃糍粑喜欢蘸黄豆面,川渝地区走街串巷的小贩,卖糍粑主要也是这种吃法。





排版:盐巴 / 审核:然宁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发表文章944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5024人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中读签约机构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