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罗西尼“嬉笑怒骂”的背面

作者:张玉雯

2022-07-15·阅读时长5分钟

1133人看过
罗西尼不愧是掌握人声奥秘的大师,每个声部都展示出不可替代的音色之魅力,甚至还会在不经意之间插入一小段华丽而炫耀技巧的即兴式唱腔,让歌者在演唱中也得到充分的表现与陶醉。

焦阿基诺•安东尼奥•罗西尼

从18世纪下半叶开始,意大利歌剧就垄断了除法国以外的整个欧洲舞台。闪耀于众位意大利歌剧作曲家中的罗西尼,无疑在19世纪上半叶成为了业内的“超流量明星”,无论口碑、人气还是经济方面都取得了同行无法企及的成就。相比那些在世不被正视的音乐家,他过着极为惬意的生活,人到中年便已实现财务自由,早早封笔了自己最擅长的歌剧创作,后来成了一名众所周知的美食家。

罗西尼自小以来的学艺之路,既学过提琴,又学过作曲,是个歌手,还能指挥,既有实践,又能创作,那时本就是全方位地接触与掌握,自然可以写出符合音乐家喜好的作品。罗西尼的独创性并非超越时代音乐语言的惊世骇俗,但他展现了极为惊人的旋律写作天赋,而这些美好的人声旋律又无一例外地展现了歌手精湛的声音技艺与魅力。

1813年至1817年,罗西尼的喜歌剧《意大利女郎在阿尔及尔》《塞维利亚的理发师》《灰姑娘》都相继成为爆款,他在欧洲声名鹊起,但他从不陷身于政治热情之中,反而有一种游戏人生的洒脱和戏谑:他常常以喜歌剧音调刻画严肃题材,而以严肃曲调表现喜歌剧题材,形成一种带有反讽、错位的个人气质。

《塞维利亚的理发师》结尾处的风暴场景

罗西尼所创造的喜歌剧风格与模式风靡了近半个世纪,一直是当时同辈歌剧作曲家所追随的职业偶像,富有真知灼见的文化人士可能从意识上并不认同罗西尼的世俗性,却依然不能从耳朵的偏好上拒绝这生机勃勃地流动着的旋律。正如德奥交响巨擘贝多芬就曾在面见时给予罗西尼建议:“绝不要涉足除意大利喜歌剧之外的其他领域,若是意图在另一种体裁的创作上获得成功,无异于自毁前程。”言下之意很明显,你就是个擅长写旋律的作曲家,喜歌剧所带来的感官娱乐完全比不上我等高深复杂的哲思,承认了罗西尼在喜歌剧上的成就却流露出一股居高临下的优越感。

但是喜歌剧是大众所热衷的娱乐形式,随着演出市场的逐步商业性开放,观众从贵族上流社会一步步下沉到新兴的中产阶级,直至平民观众也可以偶尔走进剧场,在享乐的乐声之中娱乐消遣,于插科打诨之中意淫平民对不可逆转之阶级与贵族的胜利对抗,那轻快悦耳的音乐旋律与快节奏的发展速度来得正合时宜。

所以,从来务实的罗西尼继续我行我素地写着意大利歌剧,完全不介意自己的入世,毫不犹豫地选择做赢得民心的通俗音乐体裁作曲家。要知道他活跃创作的19世纪前三十年,周遭已是日趋遗世独立、与普罗大众渐行渐远的浪漫主义作曲家群体。

罗西尼歌剧创作的职业生涯终止之后,我们很少再聚焦其人生的后半段。很可惜,有两部兼具可听性与艺术性的大型宗教作品一直没有走进大众的视野——《圣母悼歌》(Stabat mater,1831年)与《庄严小弥撒曲》(Petite messe solennelle,1864年)。

宗教作品的功能性一直十分明确,用纯洁而平静的音乐告慰心灵。歌词、题材内容,器乐编制与人声,音乐发展的织体与线条,是戴在创作者头上的“紧箍咒”,不可有太多越矩之笔。比如,节制不花哨的织体、半音和全音级进、模进的阶梯式渐进,混声四部绵延不绝的长音,等等。罗西尼笔下的宗教音乐延续了内省深邃的气质,却不免总要在肃穆的庄严合唱后放射出一条条明朗的咏叹旋律之光,那是一种轻巧的活力,这应当是他早已内化的创作习惯,歌者和听众的需求仍需满足。

当然,宗教作品下的独唱旋律与他笔下的歌剧旋律还是有所区别:没有频繁的高低起伏、没有那么多华丽装饰,而是更多质朴、温暖而又绵长的旋律,伴随着常见的模进、对位、卡农手法,让世俗喧嚣散去,让听者陷入一种沉醉的氤氲之中。此刻,即便听众并非信徒,也一定由着这天籁之声升入了空无一物的浩瀚。

《圣母悼歌》和《庄严小弥撒曲》完全没有因“命题”体裁而失去光彩。一旦你仔细聆听,不执拗于德系风格对器乐思维的崇尚,便会掉进罗西尼所构建的庞大旋律网之中,美妙阵阵袭来。相比佩尔戈莱西的同名作品,罗西尼的《圣母悼歌》总是以令人欢喜的美好旋律和跳动的附点节奏打破刻板的均分节奏,企图向你展示入世的现实感,悲悯中仍见人间的美与俏皮。

这两部作品创作时间相隔超过三十年,在一些手法上也仍然看出了罗西尼的创作偏好,比如强烈的对比,无论是力度、断与连、音符疏密、紧张与舒缓情绪、男女音色、歌者与伴奏的对比节奏以及独奏与合奏的编制穿插等,经常给听者一种出其不意的转折感。罗西尼通过多种多样的处理手段,让听者应接不暇,从不单调乏味。但另一方面,他又知道听众需要不断地重复聆听乃至最终熟悉旋律,于是主题经常会通过不同手段重复。他对自己作品的借鉴套路,像极了一位深谙大众心理与听觉接受能力的大众创作者,让聆听次数有限的听众始终对新作品保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受,其作用如同我们今天的单曲循环一般,了熟于心继而收获极大的愉悦。

罗西尼不愧是掌握人声奥秘的大师,每个声部都给予充分美好的旋律,展示出各个音区不可替代的音色之魅力,也在各种音色组合之中找到了不断变化的化学反应,甚至还会在不经意之间插入一小段华丽而炫耀技巧的即兴式唱腔,让歌者在演唱中也得到充分的表现与陶醉。

1864年,罗西尼已经接近人生尾声,再过四年,他便要告别人间。如果想从《庄严小弥撒曲》中看到艺术家走入晚年所参透的人生感悟,好像没有那么明显,依然阳光、明媚、入耳。弥撒曲体裁本身固定的框架已十分确定,所以《庄严小弥撒曲》没有《圣母悼歌》那么自由而随性,每一首的乐思发展得更集中、篇幅更长,更多的四部和声线条打造了更多的复调立体空间,更多的合唱,更平静、祥和的长线条进行中也有更多的音程跳动。《庄严小弥撒曲》如同写给自己的挽歌,为自己步入天堂向上帝写下过去旧时光中的忏悔,听来在音乐和情绪上都更加节制、经济而合规。

为《灰姑娘》 1817 年首演设计的第一幕第三幕水彩画

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公共化、市民化使音乐审美趣味更为大众,也因迎合大多数人浅薄的喜好而受到诟病,天然地把同时代的接受与超时代的伟大区隔与对立起来。从《塞维利亚的理发师》《灰姑娘》到《圣母悼歌》《庄严小弥撒曲》,它们都来自罗西尼的笔下,却清晰地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人的两面性,只是我们疏于绕到背面去看一眼。那么,现在请点开音乐,不需要坐在教堂的穹顶之下,你也可以从声音中感受到来自上方洒下的一束光,柔和而坚定,明朗而乐观,或许可以帮助我们度过那些心灵不时出现的寒冬。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张玉雯

发表文章0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人

中读签约作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5)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