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贝书单
2023-05-31·阅读时长3分钟
家里的两只猫让我深刻理解了“求同存异”这个词的意思。有些食物猫和人都喜欢吃,比如煎三文鱼、烤青花鱼;有些人类食物一只猫喜欢另一只则不,比如炖牛肉、炒鸡蛋、煮豌豆;有些人类食物猫完全无法接受,比如红酒、柑桔。可以推想,猫如果像我这样有思想的话,也不会理解为什么人类不喜欢某些猫的至味,比如新鲜猎杀的老鼠的肝。虽然口味不同,我和猫还是相亲相爱地生活在一起。
在思考吃的时候我在思考什么?家有幼儿,首先思考的是孩子爱不爱吃,有没有吃饱,是否营养均衡。即使完全依照权威指导,实现营养均衡也是个艰难的任务。每个国家都有一份平衡营养膳食指南,营养师大力推荐每个人都照指南吃。这个指南会经常修订,也就是说并不是遵循指南就能一劳永逸,还是要不停地学习和自我审查,有时甚至要接受完全相反的指导。
过去被认为胆固醇高的鸡蛋,现在免除了罪名。过去认为给婴儿喂食要非常谨慎避免过敏,现在则提倡早给婴儿吃多种食物。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大多凭自己的喜好吃饭做饭喂孩子,挑大梁的仍然是传统经验。除了营养,也要考虑各人口味:有人喜欢辣就不能全做清淡的菜,有人喜欢吃肉就不能做全素,多少家庭矛盾因口味不调而产生。照顾口味和分享食物是体谅和尊重他人的存在,反之则是轻视。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奥罗凯瓦人吃土地里种出来的芋头和他人赠予的猪肉,他人馈赠食物,自己就要在未来给以回报。他们认为白人吃的是“轻食”,易于保存和携带的米饭和罐头。这些“轻食”是用钱买来的,说明白人与他人的关系非常弱,需要履行的义务很少。“轻食”也说明,白人不懂得分享,富有的人不会把财产分给别人,哪怕别人在挨饿。哲学人类学家埃马纽埃尔·列维纳斯也认为,吃是一种快乐,然而当陌生人需要食物时,一个真正的人应该放弃这种快乐,把食物送给陌生人,因为需要食物的人和拥有食物的人,他们是同胞。哲学家的理论和巴布亚新几内亚人的观点,穿过几千公里不谋而合。
发表文章486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185人
奇书共赏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