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郑苹如之死:刺杀丁默邨失败后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7-07-06·阅读时长12分钟

26611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6109个字,产生7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郑苹如


2007年9月13日下午,阳光温暖而不灼热,上海莘庄的一幢小楼,退休教师郑国基抱着小狗tonny安详又有点肌肉紧张地对着我们的镜头摆姿势。他说:“我小姑昨天在美国开了记者招待会,她主要是受不了《色·戒》里1/5的情欲戏。以前我们不便说什么,张爱玲也没说写的是我二姑,但现在媒体都说我二姑就是原型,她怎么可能爱上汉奸呢?”

他的二姑郑苹如,被绝大多数人认定是《色·戒》的原型——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的业余特工。上海档案馆的陈正卿说:她的名字甚至没有出现在国民党的《上海抗战蒙难同志名单》中,上海档案馆也没有任何关于她的档案资料。陈正卿对记者说:“你别告诉郑家人,他们会伤心的。”


郑苹如的侄子郑国基


是的,他们会伤心,他们珍视郑苹如的身后声誉。日本人以出任汪伪司法部长作为交换条件,让郑苹如的父亲郑铖在救女儿和节操间择其一,他选了后者。郑苹如殉职后,她的姐姐于1942年心脏病发作去世,父亲患上了胃癌,1943年也去世了。一年后,她的弟弟和未婚夫——两位飞行员在重庆空战中牺牲。抗战胜利后,上海举办地下工作者展览会,全家人去看,进门第一幅大照片是郑苹如。1948年,台湾办了类似展览,郑苹如的嫂子又去看了。“她在台北忠烈祠是有名字的”。郑国基说,他是郑苹如在大陆的唯一亲人。


《色·戒》剧照


如果没有李安,《色·戒》只是张爱玲小说中被忽略的一小篇,郑苹如也仅存于高阳的《粉墨春秋》中那合理想象后物是人非的1万多字。实际上,所有关于郑苹如的纪录、记忆都称不上准确,入职、动机、行刺、被捕、囚禁、处决,每段细节每个人的叙述都是不同的。在央视十套“重访”栏目找到的,距她殉职不过几年的一份报纸上,不但写错她未婚夫的名字,更把她行刺的人物弄成李士群。她的死亡时间都已成谜,妹妹郑天如(又名静芝)在美国的记者招待会上称,郑苹如为了不连累家人,吃过1939年的圣诞团圆饭后,翌日赴死,家中一年后才得知她的死讯。而上海史志专家许洪新见过“76号”的老人,他得到的细节是,郑家1940年2月接到郑苹如上司的电话,得知她在前几天被害。1946年一位化名张振华、很有可能在“76号”服务过的人给《大同报》写信,又是另一种说法:郑苹如在1939年12月被软禁,第四大队长林之江看管期间意图污辱她未成,一个月后,她被林之江带到徐家汇火车站荒野处决,“死时林之江之卫士不忍下手,命中要害后,由林之江亲自射击三发,一中胸部,二中头部,方始毙命”。这封信被作为证供收录在南京档案馆编辑的《审讯汪伪汉奸笔录》中。

文章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

发表文章6017篇 获得19个推荐 粉丝47942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中读签约机构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7)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