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吴仁宝:一个书记和他的村庄

作者:王海燕

2019-09-25·阅读时长9分钟

867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4957个字,产生1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2008年3月24日,华西村党委书记吴仁宝(IC photo供图)


革命生产两不误

1961年,原江苏省苏州地区江阴县华墅人民公社17大队分为四个大队,其中最西边大队占地845亩,人口667人,吴仁宝任大队党支部书记。因大队地处原华墅最西边,被吴仁宝取名华西大队(人民公社取消后,改名华西村)。吴仁宝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其父吴寿坤是一名鞋匠,因家境贫寒,吴仁宝11岁起就在富裕人家帮工,此前在堂叔的资助下短暂上过几年私塾,16岁开始到解放前,吴仁宝就借钱四处闯荡做小生意,卖过咸菜、豆腐、红糖、布匹等,但这些生意大多都是亏本碰壁。

任华西村党支部书记时,吴仁宝33岁,已经有数年的基层干部经验。当时华西村粮食年亩产681斤,集体积累1764元,人均分配53元,欠债1.5万元,是当地有名的贫穷村庄。1964年2月10日,《人民日报》发表《大寨之路》报道,掀起全国学大寨的热潮,受此启发,当年冬天,吴仁宝带领村民,踏遍全大队1300多块田地,40多条河沟,12个自然村落,制定出《华西大队学大寨十五年发展远景规划图》,立志用15年时间,实现亩产1吨粮,让全村农民吃饱饭,住新房。

随后,吴仁宝带领华西人搬田岸,削土墩,填河沟,挑土方,在没有现代机械的情况下,靠肩挑手扛,把原来1300多块七高八低的零星田块,改造成400多块能排能灌的高产稳产大田。因为华西村的拼搏,当时周边村庄流传出关于华西村的段子:“做煞大队无搭头,干起活来累死人;有女不嫁华西去,宁愿扔在河浜里。”但艰苦奋斗卓有成效,1972年,土地改造后的华西大队达到粮食亩产破1吨,提前7年完成15年规划,一时风光无两,成为与“北大寨”齐名的“南华西”。

华西村学习大寨在后,但又并非完全照搬大寨经验。当时大寨的一切实行集体制,包括村民住房,这是吴仁宝不赞成的。在他看来,农村人只有住在自己家里才踏实,不是自己的房子,虽然住着也不错,但总有寄人篱下的感觉,所以吴仁宝在华西村坚持采取“私建公助”的办法,由集体贴补建房金,村民自己出钱建房,建好的新房产权村民私人所有,免除大家的心病。但在拒绝房屋集体制的同时,70年代初期,吴仁宝又逆潮流办起了1961年就相继解散的农村公社大食堂。不同的是,华西的食堂是“农忙食堂”,原来当时每到农忙季节,农活紧张,不少农户做完农活还要做饭,经常忙得精疲力竭,于是吴仁宝主张统一办食堂,三餐由食堂负责,合理搭配饮食,既兼顾村民营养,还可以保证社员每天午饭后休息两个小时。另外,下午劳动时间长,大麦茶、馒头也由食堂直接送到田头,保证生产效率。


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是我国农村率先致富的典型,被誉为江南水乡的一颗明珠(上海画报/IC photo供图)


但特殊年代的华西村并不完全一帆风顺,上世纪60年代末,就在吴仁宝立志要把华西村建成土地成片、瓦房成排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时,邻村一位老婆婆因为“背语录,早请示,晚汇报,跳忠字舞”,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楷模,吴仁宝则因抓生产,不抓“革命”被人告状,遭到审问。后来,吴仁宝思来想去,用了自己一贯的办法,在村里的墙头上刷下新标语:“多积一担肥,多捉一条虫,多插一棵秧,多打一斤粮。用实际行动,向伟大领袖献忠心!”巧妙地做到了“革命”和生产两不误。

但也正是因为始终将生产放在第一位,华西村才成了大小风浪中经得起各级检查组反复调查的真“样板”。后来吴仁宝对人回忆,上世纪50年代,他也犯过教条主义的错误,进入乡政府后又被下放,心里不忿;60年代也当过“走资派”,被打倒,长达5个月的时间里只能靠边站。但他实事求是,不断调整,并以村民的共同幸福为目标,最终把华西村变成了一个务实而团结的集体。事实上,早在1961年、1963年和1969年,华西村就分别办起磨房、废纺站和小五金厂,成为全村增收的重要支点,这些做法都与当时的主流表象有所偏离,其中的小五金厂甚至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都只能“地下”生产,但华西村没有人贴大字报,没有人争论,也没有人举报。

文章作者

王海燕

发表文章-5篇 获得10个推荐 粉丝574人

中读签约作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1)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