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张海迪:永远挑战命运

作者:王海燕

2019-09-25·阅读时长9分钟

1779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4880个字,产生2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1994年9月5日,张海迪参加第六届远南运动会气步枪射击比赛(老北摄/视觉中国)


冲突年代的青年楷模

1980年前后,经过数次重大调整,“上山下乡”运动悄然落幕,上千万知识青年陆续返回城镇,等待就业,各寻出路。此时的张海迪还在山东省聊城市莘县,住在县城文化馆一排三间平房的西屋里,晚上忙着背单词、看小说,白天去城关医院做临时工,为人针灸。张海迪自己也是一名病人,她是在5岁时被查出患有脊髓血管畸形,根据医生的说法,这可能跟当时儿童营养供应不足有关。血管畸形很快造成血肿,压迫脊髓,随后,在成长过程的数次手术中,张海迪失去了6块脊髓板,两根肋骨,以及胸二椎以下的全部知觉。她的脊椎是“S”形,一侧胸腔外是软软的,如果没有轮椅的扶手或被人扶着,她甚至无法支撑自己坐稳。

张海迪并不是聊城人,而是出生于山东省会城市济南,其父张坦夫曾是济南市文联副主席,其母毕江桥则是济南文工团的一名话剧演员,张坦夫夫妇共有三个女儿,1955年出生的张海迪排行老二。张坦夫在“文革”开始时被打成“右派”,1970年获得平反,成为下乡知青带队人,和全家人一起来到了山东省聊城市莘县十八里铺尚楼村,在村里驻扎了3年,直到1973年才调入莘县县城,担任莘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海迪也随父来到县城。

张海迪第一次被报道跟张坦夫的职务并没有直接关系,根据最早发现张海迪的《山东画报》记者李霞的回忆,她有一个朋友是张坦夫的同事,李霞偶然听这个朋友说起过,有个叫张海迪的姑娘,身残志不残。1981年10月下旬,李霞到莘县采访,住在县招待所,听到几个服务员议论一个叫“玲玲”的姑娘,病得厉害。无意间打听,李霞才知道,“玲玲”就是她听说过的张海迪。服务员对张海迪的关切,引起了李霞的极大好奇,半个月后,在另一次采访中,李霞跟同行聊起“玲玲”,同样引起时任新华社山东分社记者宋熙文的好奇,两人决定一起去采访张海迪。

在前后两次共计十多天的采访过程中,宋熙文认为,张海迪有可能成为典型。他观察到,张海迪虽然没有上过学,却接受了非常积极的家庭教育和书本教育。宋熙文举了个例子,说自己第一次到张家,刚跟张坦夫寒暄,还没有表明采访原因,张坦夫就向张海迪介绍,“这位宋叔叔是新华社记者”。宋熙文后来了解到,这是张家一贯的传统,表明张海迪在家里是受重视的,从来没有因残疾而被歧视或区别对待。正是在这种环境下,张海迪成了一个乐观要强的姑娘,并在下乡前自学了中小学课程。

下乡后,张海迪没有被动地等待照顾,而是率先教村里的孩子唱歌、认字,为他们演奏手风琴,还自学了针灸,免费为当地村民治疗。宋熙文后来分析,张海迪的医术未必多高明,但在当地当时的医药卫生条件下,这件事让她和当地老少村民打成一片,有木匠免费为她设计了轮椅,孩子们则天天推着她到处玩。因此,在张海迪自己的文学作品中,除了当地村民的坎坷命运,这段农村生活在她生命里留下的是明亮的底色,她甚至记得,自己会和村里的小姑娘互相骂娘吵架,吵完很快就和好了。

当然,张海迪也有过消沉的日子。1973年,张海迪跟随父亲到了莘县县城,周围的年轻人纷纷当兵、上大学或被招工,张海迪却四处碰壁,找不到出路,一度准备自杀,连遗书都写了,但后来又在强烈的求生愿望中挺了过来。在莘县县城期间,张海迪开始自学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包括向一位被打成“右派”的中学老师学习英语,自学德语、日语和世界语,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练习绘画和琵琶,学习之余,她还找机会在医院、皮毛厂做临时工。

文章作者

王海燕

发表文章-5篇 获得8个推荐 粉丝574人

中读签约作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2)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