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读感周刊丨真正的天才,永远在不停地超越你的想象

作者:中读推荐

2019-10-12·阅读时长12分钟

1545人看过

某次,一位拍卖行的现代艺术专家向《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曾焱感慨道,艺术品收藏市场上,收藏家的口味总是变来变去,即使像莫奈、雷阿诺这样的印象派大师,其作品的价格也会有下落,不过唯独有个画家是例外,他是至今唯一的永远在制造收藏热点的艺术家。一百多年过去了,艺术世界发生了那么多的变化,但人们对他却有着近乎不变的倾慕和好奇。


他就是巴勃罗·毕加索,而他凭什么能一直立在当代艺术品收藏的塔尖?想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明白这个天才是如何一步步走过来的。


而这正是在北京结束没多久的大热展览“毕加索——一个天才的诞生”想要传达的。在时间线索上,这个展览从1895 年毕加索早年求学时期开始,一直延续到他在巴黎闪耀天才光芒的1920年代,通过众多的杰作,展现毕加索在他的蓝色和粉色时期、原始主义和立体主义时期等不同阶段的天才创造力,以及,这种革命性的创造力,又如何改变了20世纪现代艺术的面貌。


如今展览已经结束,有很多读者懊悔没去,也有很多人感叹“看不懂”,不过好在中读联合展览主办方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打造了“发现毕加索”音频课,主讲人由近距离研究103件毕加索原作的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团队和透析20世纪艺术发展的知名艺术专家构成,通过这个课程,你将知道到底是什么让毕加索成为了毕加索,这位19世纪之子,20世纪之父。


透过专业人士们的讲述,中读听众从中收获到了关于毕加索乃至20世纪艺术的一些全新认识,中读君将其中一些具有洞见的读感收集出来,集合成这期读感周刊。


(以下是中读君在中读专栏“发现毕加索:开启现代艺术的奇幻之旅”的读感区搜集到的一些优秀读感。)

 

▲《毕加索,一位天才的诞生》展览海报(图源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咖啡馆——西方文艺的滋养地

@林翰lynn

巴塞罗那 “四只猫”咖啡馆,毕加索曾是那里的常客。在加泰罗尼亚地区,这个咖啡馆就是现代主义的大本营,后来为毕加索立传的人认为,他未来性格中一些诡秘的侧面,比如喜欢建立极少数人的亲密小圈子,喜欢那些暗号式的称呼、暗语和术语,正是从这段时期开始显现的。


斜杠艺术青年毕加索

@Helen

20世纪现代艺术的“高光”——毕加索给我的印象,关键词一直是“复合”,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一个极突出的斜杠艺术青年,他的艺术形式是极其多变的,也都做得有声有色,而这些也基于他本人生活的多变,居住地的变化,朋友圈子以及艺术偶像的多样,感情的丰富与流动......所有的光芒万丈,都有个深沉和坚固的底色:一个富有激情的西班牙安达鲁西亚人。


故乡对人一生的烙印

@小叩柴扉61

在毕加索很小的时候,他父亲就带他去看了斗牛比赛,那是西班牙的传统文化,斗牛的意象在他后来的绘画中从不间断。毕加索是永不满足于现状的创新热忱和激流勇进的先锋。传记作家皮埃尔•戴克斯说:我们若不考虑他(毕加索)只是一位生于19世纪的安达卢西亚人,就永远不可能探究他的感官世界、他的性欲以及他最终的艺术表现。巴塞罗那、马德里、巴黎,毕加索被层层覆盖,但底色仍然是马拉加的安达卢西亚。


不断吸收新的,才可一直升级

@Helen

解构天才倒不是能让大部分人成为天才,作为吃瓜群众,也能从中感受和学习到某些共性的东西,比如从创新力这个角度,这还蛮有意思的。毕加索30年的多个时期,接触大量新的东西新的人,快速吸收快速渗透,作品也因此一直在变一直向前一直突破。毕加索这个人的版本一直在快速不断迭代更新,所以总是超越想象,引起人们的兴趣。他之所以成为他,这个问题也更难回答了。


艺术家早熟的好处

@苹果树 

很多大画家往往生前得不到认可,却在去世后作品才因某些机缘被认可,著名的比如有我们熟知的梵高,这个怪圈毕加索没有进去,听说他是唯一一个生前就得到了认可的画家,对此一直好奇为什么? 这堂课让我明白了,毕加索确实是绘画天才,青少年时期就有如此成熟的作品,他应该得到众人的认可和钦佩! 而他来自活泼奔放的西班牙,出身于绘画世家,从7岁开始就获得了来自父亲的正规训练,随后因父亲的工作,他也随之进入了正规的学院学习,获得进一步的引导,个人与所处环境完美的结合,天才在生前就获得绽放的理由终于闹明白了。


天才的诞生不是平地起高楼

@Echo潇潇暮雨

诚然,毕加索是一位天才。但是当我们回过头来看他的童年,就很难不注意到,他的父亲就是从事相关工作,所以从小就让他能够有机会接触到这方面。最近在思考幼儿早期教育,就有这种感悟,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不是逼孩子学什么做什么,而是让自己也要变得更好,才有可能引导孩子发现和成为更好的自己。虽然毕加索的选择和父亲的期待并不一致,但也不可否认有父亲的熏陶。


天才,短时间即可超过他人一生的努力

@刘旭

也许是父亲的缘故,让毕加索从小便有绘画环境的熏陶,但不能否认的是,他的确是个天才。父亲是传统学院派的教授,他按着自己的想法培养着毕加索,殊不知儿子天赋异禀,13岁便让自己封笔。毕加索说:我12岁就能画得像拉斐尔一样,他像世人证实了并非自己狂妄自大,作品证言了他的天资聪颖和娴熟的绘画技巧。他通过了隆哈美术学校的考试,用不到24小时的时间完成了别人需要一个月才能完成的作品。毕加索说:“我用了4年时间才学会如何像拉斐尔那样画画”。


斗牛,妖魔化的毕加索

@舜若多

对艺术家而言,公牛在某种程度上,可被视作另一个艺术化的自我。斗牛也是激情、暴力和性的模糊象征,这种致命的戏剧性,同时也是毕加索眼中最具代表性的西班牙气质。这个动物将会在艺术家反法西斯的杰作《格尔尼卡》等重要作品中反复出现。它或者也会以人身牛头怪的形式出现,观众们在接下来的展览中也可以看到这个半人半牛的形象,对于艺术家来说,这个形象亦代表着另一个妖魔化的自我。


天才成功也需机遇

@苹果树 

艺术家是感受力极强的一群人,因此他们的经历对他们影响很大,在毕加索的这一时期,他遇到了巴塞罗那先锋艺术家们,又获得父亲全力地支持,得以在即将19岁的年龄,加入到当时艺术气氛最浓烈的巴黎艺术圈,那里有年轻的艺术大师,还可以接触到过去大师们的原作,丰富多元的信息,迅速地影响到他那个时期的作品。好友去世后他的那批很‘丧’的作品,也说明了这一点。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也无奈

@Vv

这一年毕加索18岁,带着年轻人的那种梦想,离开了西班牙,来到巴黎。有点像现在的北漂,当时他约了一个最好的朋友,卡萨吉马斯也是个诗人,一起去巴黎闯荡。初到巴黎,这里的一切都让他感到眼花缭乱,巴黎的热闹,巴黎人的衣冠楚楚,特别是当时巴黎作为世界艺术的中心,这里有太多的艺术家了,毕加索当时在西班牙已经小有名气了,但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当毕加索看到了塞尚梵高德加洛特列克的作品,受到了非常大的触动,他一面像海绵一样疯狂的学习,但是另一方面心里其实是有落差的,一下子变得孤独寂寞,人到大城市里面很容易会有这样的感觉。


当代社会的艺术不友好

@Helen

有氛围,有朋友,所以这一路走得温暖、丰富也顺利。特别希望现在有“四只猫咖啡馆”这样的据点存在,但并没有发现,艺术中心也好,文化思潮碰撞地也好,在当代各地都被打得很散了,散到让人似乎丧失的风向标和方向感,只剩零散孤独的横冲直撞。


天才在蓝色时期

@Dada121

个人非常喜欢毕加索蓝色时期的作品,一个极为年轻的艺术家对底层人物,对社会环境,对政治充满了独特的思考,印证了毕加索成熟、理智、叛逆,希望改变一切的内心。初来乍到,在洗衣船的困境生活,反而让他与鲜活的生命生活在一起。奠定了他一直创作令人反思深思的作品。


大鱼不在固定水域中游弋

@yolanda

毕加索在蓝色时期的作品,虽然没有得到画商的支持,但是他自己并没有放弃,而是从巴黎回到巴塞罗那,继续蓝色时期的创作,探索属于自己的风格,他是那种绝不会在传统规定好的框架里进行创作的人。同时他确实很有艺术天分,他没有正式的学过版画或雕塑,但是他通过和朋友的交往,了解到了这些技巧,并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版画和雕刻作品。


艺术家的底色未变

@袁璐

对边缘人物的关注是毕加索绘画的一大特点。内心感性的蓝色时期过去,但是对边缘人物的描写没有停止。人总是在突破自我,但是底里那些本质的东西从未发生改变。毕加索粉色时期的绘画色彩更亮眼更丰富。


有趣的结合~

@海洋

当艺术家开始关注社会与人类,他的更高层面的审美价值就出来了,意义也更不同了。毕加索并不是很喜欢学院派的戏剧和歌剧,反而更倾向于关注马戏团的边缘表演群体,他的独特性就出来了,他的思考也显现出来了。听音频的时候有个感觉,听主讲人的描述,自己去想象画面的样子,再看到真实的作品,这种结合非常有趣。


驱魔人毕加索

@沛宜🌻

非洲文化的原始、随性、朴素让毕加索走进新阶段,不再是抑郁的蓝色时期或小丑的粉色时期,而且革命性的立体主义。


有了purpose,一切就有了答案

@Ai哒·小葵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个时期的毕加索像块海绵,大量吸收着其他优秀艺术家的精华,再将其转化成自己风格的作品。当地球变得越来越小,对其他大陆上的文化风俗的接纳和吸收,成为了敏感的艺术家们创作的源泉。这个阶段给了毕加索更深层次对绘画的领悟,明白了绘画是什么,为什么要绘画。找到了源,一切就有了答案。


立体主义的诞生

@舜若多

毕加索25岁时创作惊世骇俗的《阿维尼翁的少女》,这幅作品中,人物身体与背景都简化为几何图形。画面几乎没有空间深度感,互不关联的散乱视点让人感觉不安,它打破了人们对于传统绘画的认知,强迫观众去发掘图像背后的意义。
当时的毕加索对所有的绘画法一概不顾。在深受原始土著艺术影响的情况下,毕加索故意对人物进行了变形处理。变形艺术对于他来说不仅意味着粗犷和活力,也让世人明白了绘画本身的思考和感知能力。


毕加索艺术革命的前兆

@D

19世纪末,印象派风头正盛,且已被社会广泛接受,但针对印象派对于光影色彩的关注,塞尚却多次表示,“光并不为画家所存在”。塞尚力图彻底摆脱印象派,重新找回被莫奈等人破坏了的“形”与“体”这一重要的造型手段。他倡导艺术就是“结合自然而得到发展与应用的理论”,处理自然现象,应该运用圆柱、圆锥体和球体。每件物体都要置于适当的透视之中,使物体的每一个面都引向一个中心点。


“立体主义”世界的盘古

@舜若多

在即将影响整个20世纪的艺术革命中,毕加索与布拉克一起开创了“立体主义”,这为20世纪的艺术奠定了基础。两位艺术家将主要精力都投入到对静物光影的描绘中,试图营造出静物容纳空间的立体幻象,在二维画布上追求空间上的三维效果。立体主义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塞尚阶段”,作品《圣心大教堂》。第二阶段“分析立体主义”。第三阶段“综合立体主义”。


“怪胎”生命力更强劲

@杉杉

布拉克和毕加索共同开创了立体主义,用几何图形特别是圆球体、圆锥体等来进行构图。在当时肯定是极为大胆和前卫的,习惯了古典主义的所谓权威者和大众难免接受不了,新鲜事物受到质疑也无可厚非。但不破不立,新的总是要取代旧的,艺术更是如此,审美疲劳时大众总能记住那些标新立异、与众不同的“怪胎”。


俯瞰毕加索的艺术地图

@coco

毕加索的立体主义,特别是《弹曼陀铃的男子》表现形式看起来已经非常抽象了,如果不是有分析毕加索的专业完整的解读,在普通观众看来,应该是完全看不出曼陀铃也看不出男子的……如果单拿出这一时期的作品,可能是非常难以理解甚至显得非常突兀,但联系起毕加索的艺术发展,看起来就明白一些了,这也是毕加索艺术之路的一段而已。跟着音频系统的看看毕加索的艺术之路,跟之前零散的对毕加索的了解是不一样的。特别是,分析立体主义的这段,再看这时期毕加索的作品有了完全不一样的感受。


多种风格的跨界冒险

@月亮好圆

毕加索的艺术创作一直呈现出一种动态变化的趋势,他似乎从不满足现状,永远在思考、在突破、在变化,总在试图寻找新的方式来诠释自我,抒发个人内心的情绪,呈现自己对现实的感悟。往往先将某一时期所执着的风格发挥到极致,然后再在这种风格的基础之上,结合自身对艺术发展的理解,添加新的元素,从而继续进行探索和试验新的艺术语言。


不愿被定义的天才

@coco

从立体主义到新古典主义,以及毕加索各个时期的极致的风格,都是那么耀眼,毕加索却说自己'没有风格',他勇于涉猎各种媒介,他跨界创造,他不拘泥于某些艺术家极其看中的个人风格,这就是毕加索的伟大之处,他的艺术和生命是融合在一起的,他极具包容性,也极具创造性。不仅是他留给世人的艺术作品,毕加索本人的艺术历程生命历程也是世人可以吸取经验的宝库。

 

风格,艺术前进路上的陷阱

@⌒Fan.

毕加索说,从根本上看,我也许是一个没有风格的画家。风格这种东西,通常将艺术家年复一年,有时甚至是一辈子,限定在同一个视角、技术与程式里......当然也有一些伟大的风格画家。我变化与移动得太快。你看到的是此刻的我,而这个我已经改变了,去到了别的地方。我从不停留在一个地方,这也就是为什么我没有风格。

 

艺术家不要结婚?

@coco

艺术家的情感生活似乎很难从一而终,敏感的神经是艺术创作必要的条件,所以艺术家在情感关系中更炽热也更容易变幻,毕加索的感情生活也表现在了他不同时期的作品中。后来被他妖魔化的妻子也曾是他美丽的缪斯…毕加索也注定会有新的缪斯。做他的女儿会更幸福吧,他也像普通的爸爸一样愿意给女儿做玩具。


让艺术的归艺术

@冰山打老虎

功成名就的毕加索,在创作上更加自由和率性了,也更没有拘束了,为了心爱的女子又创造出了新的艺术语言,为了表达和平的愿望创作出了影响世界的作品,其实这也回归到了艺术的本质,好的艺术应该是单纯的,它不应该有太多的目的和功利,仅仅就是由心而发而已。


毕加索升华的晚年

@舜若多

1932年,51岁的毕加索功成名就,艺术和商业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他在巴黎西北部的诺曼底地区买下了名为波格鲁的城堡。

随着二战的爆发,物质匮乏,毕加索开始用废品进行创作。这一时期,毕加索与妻子奥尔加·科克洛瓦的婚姻出现裂痕,毕加索开始在作品中将妻子描绘成妖魔化的人物,与此同时,1927年,毕加索找到了新的灵感缪斯——17岁的玛丽-特瑞斯・瓦尔代尔,这一年起,毕加索开始在他的立体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的肖像画中融入超现实主义元素。
毕加索从30年代起,积极参与政治与和平运动,1937年创作了《格尔尼卡》,1944年10月4日,加入法国共产党。作为最重要的反战艺术家,创作了版画《和平鸽》,被选为1949年在巴黎举行的第一届世界和平大会的海报。


人人都好奇的艺术家晚年

@Helen

看一位艺术家在生命最后一段的创作真的是很触动的,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生命状态?只能从作品中瞥见一二。感觉色调变灰暗了,形象变原始了。面对死亡,也会恐惧吧,面对衰老,也会无力吧;尽管如此,毕加索旺盛的生命力以及到最后一刻对绘画等艺术和爱情的追求,真的是让人动容,坚持了一辈子,成为真爱和信仰了。


在中读 App 的读感区,华丽精美的文字不是必须,波澜壮阔的经历不是必须,只要你真情流露,坦诚倾诉,无论多么朴实无华,都将是一期一会的【读感周刊】的不二选择。

点击下图,浏览本专栏目录页

 


文章作者

中读推荐

发表文章932篇 获得7个推荐 粉丝4180人

精选内容推荐,分享最新的热门好知识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发现毕加索

开启现代艺术的奇幻之旅

3185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26)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