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钟杰
2020-06-06·阅读时长13分钟
三联中读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钟杰,现在是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临床与健康心理学系的副教授,也是附属于该学院的陈仲庚临床心理中心的主任。我在教授心理治疗相关课程的同时也从事着临床实践并为学生提供临床实践的督导。在我20年学习和实践精神分析的过程中,我逐渐体验到精神分析的魅力,也感到人类内心其实与宇宙一样浩渺和深邃。
今天的第一节课,就由我来为大家讲讲这位大名鼎鼎的心理学家、精神分析的开创者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1856年5月6日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摩拉维亚的一个犹太家庭,四岁的时候随家庭迁往奥地利维也纳。1881年,25岁的弗洛伊德获得维也纳大学医学博士学位,之后作为神经科医生与约瑟夫•布劳尔( Josef Breuer)合作开业。
1885年底,他到法国巴黎跟随夏柯(Jean-Martin Charcot)学习了19周的催眠治疗,夏柯用催眠暗示疗法对癔症患者的治疗让弗洛伊德印象极其深刻,使得弗洛伊德对癔症病因的关注从生理机制转向了心理机制。
弗洛伊德1886年与玛莎•伯内斯(Martha Bernays)成婚,育有6个孩子。其中小女儿安娜•弗洛伊德后来也成为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
▲早年时期的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与玛莎•伯内斯(摄于1883年)
当时,布劳尔曾对一名叫安娜•O的癔症患者进行治疗。布鲁尔没有像夏柯那样仅仅使用催眠暗示治疗,而是让安娜•O进入了一种类似“自主催眠”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她会谈论自己症状最初的表现。令布劳尔感到惊讶的是,这种意识上的“语言表达”似乎使安娜•O获得了某种内心的释放、改善了症状。布劳尔将这个方法称为“说话疗法”,而安娜·O形容这个方法为“扫烟囱”,这种疗法似乎起到了“宣泄作用”,消除了有关的“病根”——即“被压抑的情感”。这个案例的治疗对弗洛伊德影响很大,促进他发现了神经症的无意识根源并提出精神分析最早期的理论。
由于催眠暗示治疗缺乏疗效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弗洛伊德1892年开始放弃了催眠治疗,采用“自由联想”的方法,开创了精神分析的心理学理论和心理治疗技术。
从1895年他与布劳尔合作发表《癔症的研究》到1900年他发表了著名的《梦的解析》,成为精神分析理论的萌芽时期。之后他几乎每2-3年就撰写一部著述,成为一位多产的心理学家。1910年,在经过2年的筹备后,他正式建立了国际精神分析协会(International Psychoanalytical Association,简称IPA)。
显然,弗洛伊德的早期理论是根植于临床事实观察的一种理论推理,但是一旦上升为理论,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意见了,因为每一个人的生活背景、学术训练经历都是不同的。由于对弗洛伊德力比多理论(libido,弗洛伊德“性欲论”的重要内容之一)的不同意见,阿德勒(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 ,1870年——1937年,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和荣格(卡尔·荣格,Carl Gustav Jung ,1875—1961,瑞士心理学家)先后于1911年和1915年与弗洛伊德背道而驰,离开了IPA。阿德勒随后创立了个体心理学,荣格创立了分析心理学。
▲阿德勒
其实在我看来,阿德勒的一些观点接近现代精神分析,尤其是后来的自我心理学派的理念,而荣格则通过提出“集体无意识”开始走向了“神秘主义”。尽管两人的离开让弗洛伊德备受打击,但是弗洛伊德仍然坚持着他的基本立场:基于当时他所接触到的临床事实观察出发去发展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与他们分道扬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当时的观点与弗洛伊德的临床观察非常不同,无法被弗洛伊德接受。
▲荣格
1909年,弗洛伊德应美国克拉克大学邀请发表著名的演讲——《精神分析的起源和发展》,并被该大学授予名誉博士学位。之后,到1939年他去世前,尽管他的理论备受争议,但他的名誉和声望达到高峰,成为世界知名的思想家。
弗洛伊德一生中的大部分时光都在维也纳度过。1923年他被发现患有口腔癌。1938年纳粹占领奥地利,弗洛伊德被迫离开维也纳,1939年9月21日病逝于英国。
弗洛伊德一生执着于探索人类心灵的内部机制、治疗心理疾患,并开创了精神分析这个学科。弗洛伊德对心理学,尤其是人类心理动机的思想,贡献影响深远。当时以冯特为首的传统实验心理学家重视生理心理学和心理机能的研究,忽视人类心理动力即动机的研究。弗洛伊德对心理学起到了弥补的作用,受到人们的认可和欢迎。同时,他的理论来自临床实践,因此可以有效地指导临床心理治疗,被当时的精神医生们广泛的接受。
▲弗洛伊德的研究生活
仔细研究弗洛伊德的生平,我认为弗洛伊德最主要的性格特点如下:
(1)执着和勇气:他对人类未知领域的好奇并执着地探索成为他最大的一个优点。
(2)尊重观察、求真、严谨:由于他在维也纳医学院早期接受了生理学的严格训练,使得他一生注重临床实际观察,并用科学家的态度严谨地对待每一个临床事实,不断修正自己的理论用于临床实践。他创立精神分析学科并努力将其发展为一门科学而不是宗教般的玄学,这与他尊重临床观察和科学严谨的求真态度密切相关。
(3)专注并持续对所专注的事业投以极大的热情:弗洛伊德一生专注在神经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上,并在这个当时是一片空白的领域开拓出独特的理论和实践方法。
对于精神分析这个新事物,他终身专注于精神分析事业的发展上,不仅创立了经典精神分析理论和实践方法,而且用大量的精力建立精神分析学术组织,不断培养精神分析的后备人才,使得精神分析没有成为他一个人的“独角戏的舞台”。弗洛伊德去世后,在大批精神分析后继学者和实践者的推动和发展下,精神分析拥有了独树一帜的理论、方法学和实践技术,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弗洛伊德与卡尔•马克思、爱因斯坦一同被认为是在“20世纪影响世界的三个犹太人”。我们都知道爱因斯坦带来一场影响深远的科学革命,极大改变了我们对宇宙的认识。
马克思的哲学理论导致了一场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社会发展的社会主义运动。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则带来了人类对认识自身精神世界的重大改变,即:人的内心不仅仅由意识决定,无意识是影响我们生活和行为更重要的因素。我们的行为和心理感受都极大地受到内心无意识地影响,很多时候我们却无法意识到这一点,需要不断通过分析和反思我们的内心来认识自我。
首先,弗洛伊德对人类理解自身心理的理论贡献是他建立了经典的精神分析理论。
我认为弗洛伊德建立其理论的核心目是要帮助人类回答这两个根本问题:第一,“我”是怎么构成的?(即:人格的结构空间问题)。第二,“我”是怎么来的?(即:人格的动力来源及时间发展问题)。通过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弗洛伊德的理论进一步帮助人类理解了:“我”的内心为什么会“生病”?
经典精神分析理论包括:无意识理论(弗洛伊德叫“深层心理学”,后人也叫做“心理地形学说”)、人格结构理论(“本我——自我——超我”构成了人格结构)、人格动力和性心理发展学说以及相应的用于理解神经症病因的心理病理学理论。这些在随后我都会一一介绍给大家。
▲无意识理论图示
其次,在临床实践领域,弗洛伊德是把心理治疗作为专门职业的“开创祖师”。
我们都知道:弗洛伊德1881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后,作为一名神经内科医生开业治疗病人,当时没有除了少数不具有“自知力”的重症精神疾患者会被送往精神病院收治外,一些被称为“神经症”(neurosis)的患者其实具有一般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自知力,会关注到自己的“症状”并主动求医。弗洛伊德和布劳尔当时的诊所时常会接诊这样的患者,典型的个案包括:癔症患者安娜•O,以及后来弗洛伊德著作里描述的患者伊丽莎白、小汉斯、鼠人等。
神经症的患者一个重要的特征是一种“非器质性”疾病,就是医生无法找到患者的身体到底发生了什么生理病理变化。
1886年前,弗洛伊德曾使用过电流疗法、水疗法、按摩法治疗神经症患者,但疗效均不显著。1886年从法国夏柯那里学习回到维也纳后,弗洛伊德开始使用催眠暗示疗法,他发现这个方法显著好于之前他使用的其他疗法,而且治疗时间很经济,但是后来发现这种疗法的疗效难以持久、患者的症状常常复发。因此,从1892年开始,弗洛伊德放弃了催眠疗法,开始使用自己创立的“自由联想”法(即精神分析方法)治疗神经症患者。
随着临床实践的逐渐深入,他逐渐积累了精神分析的临床实践经验,不断从临床观察和治疗需求出发,开创了精神分析理论并逐渐提炼出相应的精神分析技术,包括:自由联想、治疗设置(躺椅、高密度的治疗、按照时段session的收费)、对患者阻抗和移情解释、对分析师反移情的察觉等。这些技术都是基于“自由联想”技术而衍生出来的,环环相扣、类似一个“蝴蝶效应”,逐渐被弗洛伊德发现并加以“概念化”。
▲维也纳弗洛伊德博物馆的催眠视错觉艺术
弗洛伊德认为:无论是对精神分析技术的掌握、还是对无意识的觉察能力的提高,都需要分析师接受培训分析后才可以获得。
因此,他通过建立早期的“星期三小组”和后期的国际精神分析协会逐渐发展起来了精神分析师的职业培养体系,使得精神分析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心理治疗的学派,这标志着心理治疗成为了一个独立的职业。
当然,随后发展起来的认知行为治疗、咨客中心疗法、家庭治疗、格式塔疗法、团体治疗等心理治疗疗法或多或少都受到了精神分析的影响。因此,弗洛伊德被看作为职业心理治疗的“开创始祖” 是当之无愧的。
弗洛伊德一生著书立说,建立了系统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其在精神分析学中的理论地位如同物理学界的牛顿,在心理治疗界的地位可类似于金庸武侠小说里面的少林派始祖——“达摩”。
弗洛伊德之后涌现出一大批精神分析学家,从精神分析发展早期的阿德勒和荣格,到现代精神分析的几个重要派别的核心人物,包括:(1)自我心理学学派的安娜•弗洛伊德、哈特曼、斯皮兹、玛格丽特•马勒等;(2)人际精神分析学派的沙利文、克拉拉•汤普森等;(3)客体关系学派的梅兰妮•克莱因、费尔贝恩、温尼科特、比昂、鲍比、科恩伯格等;(4)自体心理学派的科胡特。这些精神分析学者对心理学、心理治疗的贡献极大,也极大的影响了西方的社会发展尤其是儿童喂养和教育的改革。
也许,你对些人的名字有些还不太熟悉,因此,我推荐感兴趣的读者可以深入阅读《弗洛伊德及其后继者》这本书。
▲《弗洛伊德及其后继者》中文译本封面
弗洛伊德的理论不仅影响了心理学和精神医学的发展,也对哲学、社会学、管理学、教育学、历史学、刑侦学、政治学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对美学、文学和艺术也影响深远。其实,只要是涉及到“如何理解一个人或群体的行为?”这个问题的学科和领域,都需要使用到精神分析的理论或技术。
弗洛伊德甚至对现代神经科学也继续产生着影响,以南非的索尔墨斯教授为代表的研究者持续地关注精神分析与神经科学的结合,并创建了一个新的学术期刊——《神经精神分析学》。
可以这样说:弗洛伊德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而且还在持续改变着。只要人类存在,精神分析将持续帮助人类探索并提升自我、促进人类心智的发展。
1998年,我从苏州医学院(现苏州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心理学系(现在是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研究院),在钱铭怡教授主持的变态心理研究室攻读硕士研究生。2000年,我转读博士研究生。同一年,钱铭怡教授资助我去参加了第二期的德中心理治疗研究院的精神分析连续培训项目——就是俗称“中德班”的第二期精神分析培训,这是我学习精神分析的开始。
在中德班学习期间,我加入了德国老师托马斯·普兰克斯(Tomas Plaenkers,在德国法兰克福弗洛伊德研究院从事研究和临床工作)的学习小组,跟他学习精神分析与心理动力治疗。
2004年开始,我参与了托马斯老师主持的一个以精神分析为核心技术的研究项目——《社会动荡下的心理创伤:自传体过程研究》(Biographic Processing of Traumatic Social Breaks)。
某一天,阿尔夫·格拉和(Alf Gerlach)老师(中德班德方负责人)告诉我在德国柏林有一位分析师有可能之后要来中国,于是我前往柏林拜访了后来成为我的培训分析师艾米戈德·德塔邦(Irmgard Dettbarn)女士,希望能有机会获得她的“培训分析” (training analysis)。
2007年底,德塔邦女士随丈夫到中国来工作,我成为第一批受她分析的中国人,也正式加入了国际精神分析协会(IPA)中国委员会组织的“IPA中国候选人培养项目”。
▲国际精神分析协会
精神分析的学习是一个理论与训练并重的过程,包括三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第一,理论学习;第二,接受培训分析;第三,在督导下完成至少两个长程的“培训个案”(training case)的分析(一般第一个培训个案的分析不能少于2年,第二个不能少于1年)。
关于理论学习方面,受训者要参加不少于600小时以上的理论研讨。重点是在老师带领下对精神分析领域的经典文献、书籍进行阅读与小组研讨,逐渐掌握精神分析重要的理论流派和各种分析技术的理论基础。这个期间的精神分析理论学习促使我系统地思考和整理了现代精神分析的理论和技术,也学会在精神分析领域如何做临床研究。当然,对一名精神分析师而言,600小时精神分析的理论学习恐怕仅仅是一个开始,即使成为IPA会员后,也需要接受很多继续教育、学习和临床研究,实为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
精神分析的培训不仅是一个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一个体验式的学习。作为学习者,会把自己的很多的经验、人生的经历,都融入这些知识进行思考,所以这也成为我学习精神分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动机:需要自我成长!逐渐地我发现:这种学习不仅变成了我职业的一部分,同时也变成我个人成长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2010年,我在被分析200小时以后,我获准可以接我的第一个training case(培训个案),并在督导下对个案进行一周四次的躺椅分析。
坦率地说,作为个人,我在这个职业受训过程中受益匪浅,不仅在个人的成长上,也在工作当中受益很多,无论是教学、督导、还是临床实践。
弗洛伊德对我本人最大的影响是:尊重临床发现,基于临床实践去小心求证,发展理论,绝不固步自封地用一种宗教般的规则去约束自己和跟随者。而能做到这点的人,的确这需要这个人具有一种不断否定自我的勇气,也需要他非凡的智慧去坚持发现真理。
在我看来,弗洛伊德最大的贡献不仅是提出了经典精神分析理论,而是他所坚持的方法论:用科学的态度去探索心理临床现象,通过临床观察和逻辑推演,谨慎地去发现现有理论的不足并加以改进,不迷信前人、基于事实去发现新的真理,并在实践中去检验它们。
▲晚年的弗洛伊德仍醉心于精神分析
尽管精神分析对理论被不断质疑,但我在临床工作中确实受益匪浅。在临床心理学教学、案例督导的工作过程中,我发现许多学生和同行对理解精神分析的理论或多或少都感到晦涩难懂、抽象而难以消化,甚至有一些误解和误区。尤其对某些精神分析的初学者而言,在学习这样或那样的一些培训课程中,都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其实我以前也遇到这样的问题):就是我们只见到了一棵一棵树而见不到这个森林,我们没有一个地图和“旅游攻略”去理解真正的精神分析。
经过十几年在黑暗中的摸索,我慢慢地总结出来一个学习精神分析的“攻略”。我一直尝试把自己对精神分析的理解用“大白话”的方式告诉学生,让更多的人能把“艰深晦涩”的精神分析理论变成我们都可以体验到的一碗大众能消化的“炸酱面”!
我也在不断尝试有逻辑地梳理精神分析理论和技术的关系,希望能让更多的人发现:精神分析其实是一个有逻辑地发展的学科,也是一个有着内在系统联系的心理治疗技术。
好的,感谢您的聆听。本节中涉及的内容和图片,大家可以在文稿中查看。接下来,我们将来一起去探索一个重要的话题:“无意识”真的存在吗?
欢迎继续收听,我是与你一起学习精神分析的钟杰。
转发下方海报
同11位心理学学者
开启一场心灵探索之旅
发表文章7篇 获得108个推荐 粉丝376人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