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2.2《论语》| 子贡问政:什么东西是超越生死的?

作者:常方舟

2020-06-14·阅读时长5分钟

29276人看过

2.2《论语》| 子贡问政:什么东西是超越生死的?

25.8MB
00:0011:17

亲爱的听众朋友,你们好!欢迎收听古文素养课第6课。我是主讲人常方舟。 

1

生命诚然是最可贵的,但匈牙利的裴多菲却说:为了自由,生命也可以抛弃。那么,在儒家学者眼中,又有什么是宁愿舍弃生命也要去追求的呢?下面就让我们来听听孔子的看法。

今天这段文字选自《论语·颜渊》篇。《颜渊》篇主要记录了孔子和弟子以及诸侯王关于政事、仁义、交友、处世等方面内容的讨论。孔子教学的方式主要是口授,弟子们用发问的方式轮番向孔子请教,孔子再进行有针对性的回答,这是孔门论学的常态。今天的课文就是子贡和孔子的问答。子贡姓端木,名赐,是孔子的重要弟子之一,以言语机敏著称,同时他也很擅长经商,虽然孔子对子贡的能言善辩和经商盈利颇有微词,但他和子贡的关系仍然非常亲近。在孔子去世后,其他弟子都为孔子守丧三年,而而子贡为孔子守丧了整整六年。 


子贡


2

我先给大家念一遍原文: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3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句: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这句话的意思是,子贡向孔子请教政务,孔子说:“让粮食和军备都充足起来,老百姓对国家就有信心了。”

足食足兵,足是充足的意思,充足是不及物动词,现在后面跟了宾语,说明存在特殊的语言现象:这里的两个,都是使动用法,使充足的意思。足食足兵,就是让粮食和军备都处在充足的状态。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

这句话是说:子贡发问道,如果一定要去掉一项的话,在这三者之中先去掉哪一项呢?

必,是一定的意思。于斯三者何先。斯,是指示代词,这。

 

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

这句话是说,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说:“如果没有办法,一定要去掉其中的一项,在剩下的两者之中先去掉哪一项?

兵,在先秦典籍中一般是指兵器,偶尔也有士兵的意思,在这里联系上下文语境,解释成军备比较合理。

 

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回答说,去掉粮食。从以前到现在,死亡都是不能避免的,而如果老百姓没有信心,政权是没有办法立足的。”

立,指的是政权立得住。

那么,在军备、粮食和信用三者不能兼顾的时候,孔子为什么会做出舍弃军备、粮食而独标信用的抉择呢?他给出的理由是掷地有声的一句话: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4

我们把这段文章从头到尾串讲一遍。

子贡向孔子请教怎么样做国家才能稳定。孔子说:“让粮食和军备都充足起来,老百姓对国家就有信心了。”子贡说:“如果没有办法,一定要去掉其中的一项,在三者之中先去掉哪一项?”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说:“如果没有办法,一定要去掉其中的一项,在剩下的两者之中先去掉哪一项?” 孔子说:“去掉粮食。(虽然没有粮食人就会死亡。)但是,从以前到现在,死亡都是没有办法避免的事,而如果老百姓没有信心,政权是没有办法立足的。”

5

这段短文里,子贡的发问看似咄咄逼人,颇有一股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态势,其实是在征询孔子着手国家政事理应遵循的先后次序。子贡的所谓去掉哪一项,是指哪一项可以悠着来,缓着来,而不是不去准备,孔子所谓的何者为先,也是指哪一项应该重点筹备、尽快筹备,并不意味着要彻底裁撤其余两项。孔子的回答也揭示了国家政权在准备充足军备、夯实粮草和取信于民这三件事的轻重缓急。有了充足的军备,才能维护自身安全,抵抗外敌的入侵。储备充足的粮食,民心也得以凝聚。军备和粮食,可以说都是保障生命存续的基本物质条件。而以诚信立国,则是确保政权稳固的思想文化前提。


《论语·为政》: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曾经讲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个人不讲信用,那简直就不知道他还能做些什么了。对个体来说,诚信的精神是做人的基本。对一个政权来说,长治久安同样需要取信于民,信用是治国的根本大计,也是百姓安身立命的所在。如果老百姓和政权之间连最基本的信任关系也没有,即使这个国家军备和粮食充足,百姓的生存权利仍然得不到保障。民心涣散,人们就不会为国家而战,不会响应任何政令,这样的政权即便一时存在,也不可能长久。

面对子贡提出来的这种极端情况,我们怎么样去平衡和取舍物质条件和思想根基呢?孔子用一种截断众流的方式对这个问题作出了回应: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这是因为,他深知子贡发问背后的目的,是把物质资料和精神信仰对立起来,让生死的矛盾浮现在问题的前景。在日常生活的经验之中,死亡是被经常性遗忘的存在。孔子不太喜欢谈论死亡的终极议题。他讲过:“未知生,焉知死。”生的道理还没有弄明白,怎么可能懂得死亡呢?对于超自然的世界,孔子同样不感兴趣:子不语怪、力、乱、神,神鬼之事也是他极力回避的。

孔子在乎的和观照的始终是当下的世界和生活,致力于在此世创造出更好的世界,去过那种非常积极的人生。所以我们常说,儒家学者有积极入世的精神,这一点和老庄等道家学者出世的哲学追求恰好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比。对儒家学者来说,最重要的是义无反顾地投身熙熙攘攘的人世间,追寻道义的实现。

另一方面,孔子对死亡的态度又是非常豁达的。他讲:“朝闻道,夕死可矣。”早上能够获知真理,傍晚死去也是可以的。这说明,世间存在着远比生死更加重要、更有价值的东西,对孔子来说,那就是道的实现。而以诚信立国,正是圣王之道的一种体现,是孔子政治理想的具象化表征。所以,孔子在这里才破例点明,死亡是不可避免的终点,而信仰,就是对抗死亡甚至超越死亡的最有效的方式。

需要强调的是,孔子作出去兵、去食的选择,绝不是罔顾个体的生命,他悲天悯人的情怀在《论语》和其他文献中随处可见。在他看来,等到建立起百姓和国家之间的信任关系后,粮食会有的,军备也会有的,国家的长治久安也就水到渠成了。他相信,百姓对国家的信仰是抵达圣王之道的必由之路,他的一生也始终在践行着这样的道路。

好了,今天的课程就讲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

转发海报与朋友分享古文之美



文章作者

常方舟

发表文章107篇 获得78个推荐 粉丝793人

2006年上海市高考文科状元,北京大学中文系学士,复旦大学硕士、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章学。现为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常方舟·古文素养必修课

细读经典100篇,解锁高阶读写力

837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102)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