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东然
2018-02-05·阅读时长10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5150个字,产生2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第88届奥斯卡最佳导演——《荒野猎人》导演亚历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
)
奥斯卡在电影人心中有怎样独一无二的分量,再没有比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的演员生涯更能说明问题。从俊美翩翩少年,演到与熊搏斗的悲情父亲,痴狂到疯癫,乃至茹毛饮血,22年光阴,莱昂纳多匍匐爬向“小金人”。让全世界捧腹之余,又再好不过说明了一座小金人的来之不易,或者说莱昂纳多赢下最佳男演员这座小金人的瞬间,也完美成就了第88届奥斯卡颁奖典礼的激动人心。
不过正如艺术本身难有公认标尺度量,奥斯卡奖颁发88年,它的权威和公正性也被探讨了88年。1935年杜德利·尼可斯(Dudley Nichols)凭借电影《线人》(The Informer)获得最佳编剧,但因为金像奖和美国作家工会有冲突,他抵制了第8届金像奖典礼,成为第一位抵制奥斯卡的电影艺术家。1970年,乔治·史考特(George C.Scott)在第43届金像奖典礼上成为第二位拒绝接受其奖项的人(凭借电影《巴顿将军》(Patton),获得最佳男演员),史考特把奥斯卡描述为“行尸走肉的典礼”,并坚定地说,“我不想成为其中的一部分”。到第三位拒绝小金人的艺术家,终于为我们熟识,马龙·白兰度(Marlon Brando)拒绝了他的最佳男演员奖项(1972年《教父》),理由是电影工业里面的种族歧视,以及美国本土人过于主流化。事实上,在当年的那场典礼上,马龙·白兰度委派了朋友在台上阅读了长达15页的演说,详述了他对奥斯卡的批评。
再后来,艺术家对于奥斯卡的态度温和了许多。伍迪·艾伦从不拒绝奖项,他坦言小金人能帮他卖片,何乐而不为呢?但他也懒得上台,通常就让漂亮的女演员帮忙把小金人收下,自己则躲在纽约的音乐厅或者是剧院里发来一句感谢。李安觉得奥斯卡的漫长营销比拍片本身更令人精疲力竭,但真的把奖杯收下,也感慨虚荣实荣都是荣誉。
发表文章6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18人
原《三联生活周刊》电影记者,现万达影业文学策划总监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