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马勇
2020-10-19·阅读时长3分钟
(本课程每周一至周五更新,加油打卡噢~)
在上面的两讲中,我们主要为大家介绍了魏晋南北朝,及其之前佛教思想对我们中华文明的影响。
如果你听了上面两讲,你就会发现当时的佛教思想,吸引的人还主要以上层文人士大夫为主,按照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走上层路线”,利用佛教与玄学思想的相似性来获得东晋,也就是江南地区文人士大夫的好感。
不过,我们要注意,在我们中华文明发展过程中,文人士大夫的确可以让一种思想得到重视。但是要是想让这种思想一直延续下去,甚至对当今都能产生影响,它必须要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要让普通老百姓可以理解,甚至能够实践,从中得到物质或者精神上的好处。
就像我们之前讲佛教,我们知道到了隋唐以后,佛教分出了各个宗派,比如天台宗、三论宗、唯识宗、律宗、净土宗、禅宗和密宗等等。
但是这些宗派,很多在发展不久就逐渐消亡。为什么?主要就是曲高和寡。就像我们之前介绍中观思想一样,文人士大夫们对这些高深的思想很感兴趣,甚至拿这些思想作为与人辩论的武器。但是,大众根本不需要,也理解不了这些思想。
我们都知道唐代的玄奘法师到印度西行求经,其实历史上玄奘带回来的经典主要是唯识宗的经典。这些经典思想上非常高深,而且你要想成佛还要一步一步进行修行,像我们现在读书拿学位那样,佛教里叫做“果位”。开始的时候,你要先进行“熏习”,就是熏陶,不断的听别人讲解佛经,慢慢你才能有所体会。然后从资粮位开始修,之后是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究竟位等等。而且,光资粮位又分了三十位等等,后面每一个果位又有很多等级的划分。
所以,有人说如果你想学唯识宗,一辈子可能你都学不完,你都成不了佛。可以说,唯识思想对古代老百姓来说,既无法理解,也不实用。所以,唯识宗只经历了唐玄宗和唐高宗两朝,差不多等玄奘圆寂之后,就彻底衰落了。
取而代之,在中国发扬光大的宗派是什么?就是我们熟知的净土宗和禅宗。净土,就是佛教讲的极乐世界。净土宗只要求你读三本经书,念一声阿弥陀佛就能往生净土。
禅宗我们就更熟悉了,禅宗中流传最广的思想就是六祖慧能提出的“顿悟”说。“不立文字,明心见性”,你连字都不用认识,也没必要出家学习,拜佛烧香,只要内心不被外在的欲望牵制,在生活中获得启悟,这就足够了。
禅宗有句最著名的语言,叫“逢佛杀佛,逢祖杀祖”。这句话如果被之前的佛教僧人看到,一定会说是大逆不道,或者歪门邪道。但是,在禅宗看来,佛教思想的核心不就是不执着于外物么,那你拜佛或者念经,其实也是一种执着啊。所以,禅宗认为,既然人都有佛性,只不过被欲望遮蔽掉了,那么只要你能让内心像镜子一样明亮,什么都不沾染,你就已经成佛了。
你看,对于普通人来说,尤其是古代很多不识字的人来说,净土宗和禅宗太方便了,既可以获得精神上的依靠,又不用费劲学习。所以,净土宗和禅宗一直流传至今, 可以说是影响我们中华文明最深的两个佛教宗派。
通过上面,我为大家讲述后来佛教的发展和变化,其实就是为了说明,不论是何种文明思想,在发展的过程中,都必须要获得普通大众的接受,然后才能永久的流传下去。当然,一种思想被大众接受之后,也有一个弊端,那就是它的理论会变得越来越浅显,逐渐这种思想就会丧失活力和魅力。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到了明清时期,随着专制制度不断加强,我们中华文明彻底丧失活力的重要原因。尤其是禅宗,后来就完全像玄学,变成了一种语言和思维的游戏。这一点,我们在讲明清部分的时候,还会详细讲到。
接下来两讲,我们就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佛教传播方式,也就是从上层影响下层迥然不同的一种宗教,也就是我们中国唯一的本土宗教道教,道教的发展可以说是起自于民间,后来逐渐影响上层的宗教。
转发海报,让你我一同
通古今之变
发表文章91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98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