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马勇
2020-10-19·阅读时长2分钟
(本课程每周一至周五更新,加油打卡噢~)
今天这一讲,我们先来为大家讲述三个问题:
第一,道教究竟给中国人带来了什么?
第二,东汉末年出现的五斗米教是怎么回事?
我们首先来看第一个问题:道教究竟给中国人带来了什么?
提起道教,可能很多人会想起道观,道士,或者炼丹术。有些人则会想起,我们经典小说,比如《西游记》里面的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太上老君等,或者八仙过海里的张果老、何仙姑等等。还有人受到金庸小说的影响,会知道全真教的王重阳、丘处机或者张三丰。此外,可能还有人见到流传在民间的一些仪式和信仰,像现在农村里面还看到的土地庙,关羽崇拜。有些人可能还见过一些民间给死人做法,一些超度仪式。
就我所知,我们现在很多不了解道教的人,很多都没什么好感。认为道教主要就是宣扬一些迷信思想,对它没有一些好印象。在当今这个讲究科学的时代,这些迷信早就应该被淘汰。
这种看法有它合理的因素。道教中确实有一些迷信的内容。
但是我们要清楚,我们现在所说的迷信,其实是一种后见之明。也就是说,你是用现代人的眼光去理解古人。要想真正了解道教,我们必须站在古人的立场上,去给予同情的理解。否则,你只用一句迷信,根本无法解释,道教为什么能在中国民间绵延发展了两千多年,肯定是它对大众产生了好处。
鲁迅曾经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现在被很多学者引用和讨论。1918年8月20日,他在《致许寿裳》的信中说:“前曾言中国根底全在道教,此说近颇广行。以此读史,有多种问题可以迎刃而解。”
当然,鲁迅说这句话,其实不是赞扬道教,相反,他是以此来批判中国国民性的,也是告诉许寿裳自己为什么要创作《狂人日记》这部小说的原因。鲁迅的评价虽然负面,但是他点出了一个之前很多文人,知识分子没有注意到的一点,那就是要想了解大众的所思所想,喜怒哀乐,以及他们的精神状态,就必须要了解道教。
那么,道教究竟带给了中国人什么呢?我认为就是一种幸福观,也就是给予中国人一种心理和思想上的寄托。
孙亦平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名字就叫《论道教幸福观的特点及现代意义》。他认为,一方面,道教和其它宗教一样,有着超越世俗的追求,要摆脱世俗生活对人的种种束缚,要解决人生的各种痛苦;另一方面,道教从得道成仙的基本信仰出发,强调人类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延年益寿,在世俗生活中体会到快乐。
古代人和我们现代人不同,由于科学技术不发达,生产力低下,再加上战争和自然灾害,普通人生活是非常艰苦的。应该说,在整个王朝时代,一般老百姓都吃不饱肚子,那就更别提会有什么文化娱乐了。就以道教发展壮大的东汉来说,根据葛剑雄主编的《中国人口史》第一卷的统计:从顺帝永和五年到建康元年,也就是公元140年到144年之间,人口竟然从将近5400万减少到了4900多万,一下有500多万人丧生。可见,当时死亡率之高。
所以,在古人看来,活着太不容易了,太珍贵了。于是,他们就希望自己可以永远身体健康,长生不死,甚至可以有神仙的本领,躲避灾祸,不用为了吃饭而发愁,让自己永远快乐,一直长生不死。
到了东晋时期,著名的道士葛洪不但在他的作品《抱朴子·内篇》里面,讲述了普通人如何通过修炼,来让自己成为神仙。此外,还搜罗了当时民间流传的神仙故事,写成《神仙传》,告诉那些修道的人,神仙是真实存在的,只不过他们都隐居在深山老林中,一般人是看不到的。由此,丰富了道教的内容,同时也让更多人开始信仰道教。
可是,一种宗教光有思想和理论还不行,对于普通人来说,它还必须要给信仰者带来好处。于是,道教根据道家思想“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发明了养生,中医治疗等技术,还有消灾祈福的法术和特殊的典礼礼仪。
转发海报,让你我一同
通古今之变
发表文章91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98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