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让中国农村像日本城市一样街道上没有垃圾桶 | 声东击西Vol.38

作者:声东击西

2020-10-25·阅读时长1分钟

19576人看过
眼不见为净的经济账:每天会产生2.7w吨垃圾,北京1400元/吨,每天需要花几千万处理垃圾。

让中国农村像日本城市一样街道上没有垃圾桶

51.2MB
00:0055:55

主播/徐涛,声动活泼联合创始人

嘉宾/陈立雯,零废弃村落发起人,12年环保公益人,致力于推进垃圾分类为基础的零废弃治理

[01:39] 城市周边,垃圾山能高达三层楼,几个月能再变高好几米
[05:49] 垃圾焚烧厂周边居民们真的会受到身心的伤害
[25:18] 熟人社会的乡村让垃圾处理更容易?
[26:41] 如何在第一个村开展大胆的实验
[38:27] 让中国农村,像日本的街道上一样,没有垃圾桶
[46:48] 农村乡镇会有垃圾分类的动力吗?
[54:06] 日常垃圾处理小Tips

犄角旮旯里乱堆着垃圾,河流江水里也有垃圾。这种景象在中国农村很多地方都能看见。

很多人会觉得,也许只有中国城市更好实践了垃圾分类和处理后,中国农村才能开始垃圾分类与处理的实践。而本期节目的嘉宾却不这么认为。

她叫陈立雯,在加拿大和美国南加州大学读书后,回到了中国的农村做垃圾处理。她遇到了一些挑战,却也看到了农村实践垃圾分类与处理更有优势的地方。如今她在江西上饶市广丰区东阳乡继续推行着她的垃圾分类试点,并期望这种实践能扩展到全国。

从最开始的不被村民理解(有的村大爷甚至要帮她找工作),到如今东阳乡 12 个行政村全部推行垃圾分类,她为什么如此执着、又是如何进行推广的,中间经历了哪些挑战?希望她的讲述会让你对垃圾的认识有一些改变。

另外,陈立雯是「劲草同行」项目的成员。在这个故事里,你们看到了一位为了乡村垃圾管理,构建美丽乡村而扎根乡村的海归。而「劲草同行」看到的是,热爱自然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走得更远、更久,最后真的让中国乡村像日本街道一样干净;看到的是,爱长臂猿、爱华北豹、热衷自然教育、关系垃圾围城问题、关心空气和水的清洁……的人们怎么如星星之火回应环境问题,带来切实改变。希望更多人来支持劲草同行,通过劲草同行 (微信公众号:劲草同行) 放大每一个行动者的力量。

【相关阅读】
纪录片:塑料海洋
阅读:寂静的春天
陈立雯:把垃圾分类这件事坚持下去
中国留学生40年之陈立雯:海归女硕士的乡村“垃圾生涯”

编辑、剪辑/严岩 

|声东击西|

这是一群驻外记者为你带来的播客

这里讨论城市与未来,电影与现场,也谈论技术创新与人类生活的变革


文章作者

声东击西

发表文章0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88人

中读签约作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11)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