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2.1 史前 | 阴阳初萌,极致的朴素与神秘

作者:李新伟

2020-11-15·阅读时长6分钟

58377人看过
首先,带大家一起进入灿烂而神秘的史前时期。在这一讲中,我们邀请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史前考古研究室主任李新伟老师,他多年来一直从事史前考古研究,也曾亲手挖出过不少大家如今可以在各大博物馆中看到的“国宝”,他将为我们讲述远古先民们的生活和精神世界。

2.1 史前 | 阴阳初萌,极致的朴素与神秘

20.7MB
00:0015:05

三联中读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李新伟,我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国史前时代的考古学,涉及的年代大概从距今1万多年到距今4000年左右。我今天想向大家讲述的是,我认为非常有代表性、非常精彩的中国史前时代的文物。

通过一件件器物,了解古人生活

大家知道,考古学最重要的特征,就是通过物质文化来了解古代人的生活。对于我从事的史前考古学来说更是如此。因为在漫长的史前时代,没有任何的文字记载可以参考,我们只能通过辛苦的发掘,发现一件件的文物,用民族学的手段,用实验考古的手段,现在也用越来越多的科技分析手段,来了解这些器物的功能,来了解这些器物后面蕴藏的丰富的思想内涵。 

考古学家面对的器物是用各种材质制作而成的。因为古人熟悉自然,了解自然,了解各种材质的性能,他们会用不同的石料制作出具有不同功能的工具;他们会开采木料,建造房屋;他们也会用珍贵的玉料,制作最高级的物品,这些物品不但蕴含着他们的审美观念,也被赋予了丰富的精神内涵,包括宇宙观,成为他们沟通天地的特殊物品;他们会采集陶土,制作陶器,也会在各种器物上绘制丰富的图像。

考古学家正是通过千千万万的不同材质制成的史前遗物,来复原古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来探索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 

考古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通过实物来了解古代社会,史前考古学尤其如此。因为在史前时代缺乏文字资料,我们只能靠考古发掘发现的丰富的遗物来复原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国考古学的一个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描述中国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了解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的光辉的历程。 

中国考古学的诞生

中国考古学的产生大概应该从1921年瑞典学者安特生对河南渑池仰韶村的发掘算起,到明年已经是100年了。经过近100年的持续努力,以及几代考古学家的努力,我们现在已经能够初步依据考古资料,大体描述从距今1万年前后到距今4000年前后,整个中华文明形成的历程。

瑞典学者安特生

大约在1万多年前,中国南方和北方就已经初步奠定了农业发展的基础。在北方地区已经迈出了以小米为主的旱作农业的发展基础;在南方也开始了对水稻的驯化。这样的发展持续到距今8000年左右时,我们看到了明确的定居聚落的出现和社会的初步发展。 

像今天我讲述的文物中,在长江流域的高庙文化出现了精美的彩陶,彩陶上的图像已经表现出复杂的宇宙观和宗教观念;在淮河流域隶属贾湖文化的先民,也已经可以制作出古笛这样精致的乐器。

▲贾湖骨笛,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史前时代灿烂的转折期

距今6000年到5000年时期,我把它叫作中国史前时代灿烂的转折期。在这个时期,中国各地区的史前文化普遍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

我们可以先从北方谈起,在辽河流域这个时期是著名的红山文化,红山文化时期形成了著名的仪式圣地牛河梁遗址群,这个遗址位于现在的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和凌源交界的部分,包含了好几十个仪式活动的地点。在方圆几十平方公里范围内,没有发现居住遗址,只有这些仪式性遗址,明显是一个仪式的圣地。在仪式圣地里有祭坛,有被称作女神庙的重要遗迹,还有大量的社会上层的墓葬。这些墓葬里主要随葬特殊的玉器,包括玉猪龙、勾云形器等。我们现在知道,这些玉器都蕴含着丰富的宇宙观知识,这些玉器的拥有者具有沟通天地的重要的宗教能力。 

红山文化玉猪龙

像牛河梁遗址这样的仪式圣地,以及社会上层墓葬里对这样特殊玉器的重视,都表明红山文化是一个宗教气息浓厚的社会,宗教权力在整个红山社会的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今天介绍的玉猪龙就是红山文化的典型玉器。

我们向南来到黄河流域,在黄河流域的中上游是仰韶文化的庙底沟类型时期,这个时期也进入了仰韶文化的繁荣期。庙底沟文化最重要的是它的彩陶,由弧线、三角和圆点等元素构成了非常精美的彩陶。而且彩陶的影响力非常广泛,北面影响到河套地区,南面一直可以影响到长江流域,往黄河下游的方向也影响到了山东地区。庙底沟社会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出现了大型的聚落、大型的公共建筑,也有大型的墓葬,但是大型的墓葬中并没有奢侈的随葬品,更没有像红山文化那样蕴含着宇宙观和宗教权力的特殊玉器。

▲西坡遗址大口缸

在庙底沟重要的西坡遗址墓葬里,往往只随葬简单的陶器,还有一些可能与公共仪式有关的特殊的大型陶器。今天我们讲述的西坡遗址的大口缸,就是这样一种特殊的陶器。

在黄河下游,这一时期处于大汶口文化。大汶口文化的墓葬是研究大汶口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料。这些墓葬里也有丰富的随葬品,但主要也是不同类型的陶器,相比红山文化,缺乏特殊的玉器。由此看到,大汶口文化社会更重视世俗的权力。今天我们的讲述中就包括一件来自大汶口文化的象牙梳。

大汶口文化象牙梳

在长江和淮河流域,同样我们可以看到社会发展的明确证据。在安徽含山的凌家滩遗址,发现了一座大型的墓地,在最大的墓葬中,随葬有300多件石器和200多件玉器,其中包括一件重达88公斤的大型的玉猪。凌家滩文化的玉器有很多也蕴含了丰富的宇宙观内容,是宗教仪式的重要用具,而且这些玉器和红山文化有高度的相似性。因此有学者讨论,当时凌家滩文化和红山文化有密切的交流。 

在长江下游,这一时期是崧泽文化。崧泽文化的高等级墓葬和大汶口文化有很多的相似性,也是以成套的陶器来表达墓主的身份。在崧泽文化社会中,很明显地显示了世俗权力的重要性远远高于宗教权力。

“最初的中国”

这些各地区的文化在普遍发展的同时也发生了密切的交流。这些交流很多是社会上层的交流,包括宇宙观、墓葬礼仪、表达身份权力的方式,也包括像象牙这样的奢侈品。通过这样的交流,各地区形成了一个文化共同体,这个文化共同体被有的学者称作“中国相互作用圈”或者“最初的中国”。也就是在5000多年前,我们已经可以看到一个可以被称作中国的文化共同体的形成,各地社会的普遍发展和文化共同体的形成,都可以作为中华文明形成的标志。 

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说,中华文明在5000多年就已经形成了。在距今5300年以后,各地的很多文化都发生了剧烈的改变,像红山文化和庙底沟文化都已经衰落,大汶口文化继续发展,而崧泽文化地区就发展出了著名的良渚文化。良渚文化在崧泽文化的基础上,又吸收了红山文化和凌家滩文化的很多先进因素,特别是吸收了他们对宗教权力的重视,因此良渚文化取得了前无古人的发展。 

良渚古城

良渚文化存在的时期大约在距今5300年到4300年,良渚文化的核心也可以说是良渚王国的首都所在,是现在浙江余杭的良渚遗址群。在良渚遗址群中,发现了大型的古城和大规模的水利设施。在良渚文化的高等级的贵族墓葬中,随葬大量精致的玉器,这些玉器既有表现王权和军权的玉钺,也有表现宗教权力的玉琮、玉璧和其他的玉器。

2019年,良渚古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代表着世界学术界对良渚社会发展程度的认可,所以良渚古城是我们中华文明5000年被世界认可的一个重要遗址。良渚文化的宗教是对以前宗教的系统整合。我们这次介绍的良渚文化的玉琮王,就是代表良渚宗教发展程度的一件重要器物。 良渚文化发展到4300年的时候,也发生了神奇的衰落。至今我们对衰落的原因还没有一个完全的解释。但是良渚文化衰落以后,对后来距今4300年到3800年整个中国相互作用圈范围内的所有文化,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距今4300年到3800年期间,我们考古上叫作龙山时代。这个时代的发展非常重要,因为后来的第一个王朝夏朝,就是在龙山时代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在这个时期,山东地区的龙山文化继续发展,而且影响到河南地区的史前文化;在黄土高原地带,形成了陶寺文化和石峁文化。这些文化经过密切的互动,最终在洛阳盆地形成了二里头文化,而二里头文化一般被认为是我们第一个王朝——夏朝的文化,中国由史前时代进入了王朝时代,开启了中华文明演进的一个新的阶段。

感受古人的审美和信仰

所有的这些对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的认识,都是通过对一件件考古发掘获得的各种各样珍贵文物的研究获得的。我这次讲述的这11件文物只是千千万万件文物中极小的一部分。但是我想通过这些文物,可以管中窥豹,了解到在漫长的史前时代,古人的生活、古人的审美、古人的思想,以及古人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希望通过我的讲述,能够拉近大家和我们史前祖先的距离,真切地感受到他们的生活、他们的审美和他们的宗教信仰。

下面我们就开始对每一件文物进行讲述。

擦亮尘封的文物

看见生动的文明

文章作者

李新伟

发表文章17篇 获得92个推荐 粉丝254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史前考古研究室主任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博物馆观看之道·中国篇

100件文物里的中国史

0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26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