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诗婷
2020-11-27·阅读时长12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6133个字,产生1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山下学堂的学生在上表演课
寻找“妈妈moment”
“我宿醉,喝了好多真露,真怕一会儿上课吐了。”一个男学员边说边往嘴里灌水。
“太累了,浑身都疼。”一个女孩瘫坐在蒲垫上。
一个瘦高个儿的女孩跑进来,皱着眉头,捂着胃,“早上没吃东西,灌了一杯咖啡,胃疼”。
学员们闲散地聊着天,2点一过,一个穿着牛仔裤、大T恤的圆胖子走了进来,手里拎了个筋膜枪。
“大家好,我们准备开始上课吧。”他声音高了几度,笑都挂在脸上,教室里的氛围一下子活跃了。
宿醉的男生脱掉了鞋子,大家一起围成了个圈,做热身练习。上课的老师叫Eugene Ma(马嘉晋),香港人,长期定居在美国。当天,Eugene上的这门课是“情感的出发与想象”。这是山下学堂最早引进的表演课,在美国,它被称为“小丑表演理论”。山下学堂的教学长罗宇觉得,中国人对“小丑”的理解很局限,可能会限制这门课的想象力,所以,改了个抽象的名字。
这套在意大利即兴喜剧基础上构建出来的表演课程是Eugene的老师克里斯托弗·贝叶斯(Christopher Bayers)最先教授的,它能帮助学员在游戏中释放情感,宣泄情绪,重新找回童真。贝叶斯是美国著名的表演老师,用这套方法训练了众多舞台剧和影视剧演员,其中就包括因《为奴十二年》获得第86届奥斯卡最佳女配角的露皮塔·尼永奥。
虽然叫“小丑课”,但在山下学堂,这个为期40天的“职业演员班”课程才刚刚开始,学员们离戴上红鼻头做练习还远着呢,当天的训练以游戏、调动情绪为主。
Eugene带着学员热身。“天气好差哦,想死。”Eugene用慵懒、不耐烦的声音发出提示,紧接着开始发出低沉的声音,像是在抱怨。学员们跟着他一起发出了更大、更低沉的声音。
紧接着,他让大家一起从弯腰到直立,再到踮起脚、抬起手,把所有能量顶到头上方,这动作重复了三次。“能量够了,所有人现在,跑起来!”指令一出,十几个人开始在200平方米左右到空间里往返,有人咬牙憋着劲跑,有人呼喊着,甩着脑袋疯狂地跑。宿醉的男生跑得太疯,差点撞在墙上。
第一轮热身完成后,Eugene开始带着学员“寻找情绪”。先是分享和炫耀“爽”的情绪。学员一个个扭动着肩膀,昂着头,一脸得意的笑,嘴里随意哼唱着什么,每个人都在圆圈中间走了一遭。“你看,她好爽,你好想跟她去她要去的地方是不是?”“你们不知道她要干吗,但这个疯女人很有趣是不是?在舞台上,这就足够吸引观众了。”Eugene不断鼓励学员“更爽一点”。
后来,Eugene对我说:“情绪就像一只小猫,你可以逗它,引诱它,但不能像对待小狗一样,拉着它走。”
Eugene又带着大家走向愤怒和发泄。他带着大家做了几轮跺脚、挥拳抡向地板方向的动作,调动起肢体和心跳。接着,他让大家准备好了就一个个走到圆圈中间,把此刻最想发泄的东西吼出来,不要伪装愤怒,“要找的是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东西”。
第一天上课,Eugene花了很多时间和眼前这十几个学员聊天。“梦想是什么”“为什么来山下学习”“表演上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什么”“想改什么”……答案是什么不重要,他只想透过那些答案,观察他们对自我的认知,了解他们作为演员的成熟度。
“有些他们以为自己欠缺和想要的东西其实是观念上的错误。”Eugene说,有人嫌自己的面部表情控制不好,有人没有自信。在Eugene的表演观念里,根本没有“表情控制”这一说,脸上的哭或者笑,这些都只是情绪的副产品,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你不能预设和控制它,那样就缺少点儿真的东西,而“真”才是最动人的。
胃疼的女孩最先站出来,她深吸一口气,开始疯狂跺脚、大吼:“他妈的咖啡,我恨死咖啡,再也不喝咖啡……”几乎吼到力竭,她才停下来,喘着粗气,缓步绕了几圈,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发表文章218篇 获得5个推荐 粉丝839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