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能站在这里,我觉得特别幸福

作者:安妮

2020-11-27·阅读时长10分钟

1850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5073个字,产生13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话剧演员孙书悦

日本“85后”导演松居大悟在2017年的电影《冰淇淋与雨声》中,一镜到底地用伪纪录片的方式勾画了一幅追逐舞台梦想的年轻人群像。

电影里,英国著名剧作家的一部作品将在小城市的剧场上演,演员都是鲜有演出经验的年轻人,他们通过遴选,梦想站上充满荣光的舞台。一次排练间隙,大家围坐在排练厅喝啤酒,剧中现场乐队的乐手在助兴的说唱里唱道:“居酒屋不是我生活的全部意义/其实你也发现了吧?/还有不得不去实现的梦想。”

影片最后,他们的演出被叫停,剧组成员不顾一切地敲碎门锁冲进剧场,面对空无一人的观众席完成了演出。上台前,他们把胳膊搭在彼此肩上,围成一圈,相互打气。其中一个女孩子说:“能站在这里,我觉得特别幸福。”

在大多数观众看来,《冰淇淋与雨声》是一部关于理想主义的青春残酷物语,其中不乏“中二”的口号,正如那首说唱里的另一句歌词,“甩掉汗水/擦干眼泪/掀起革命/推翻黑暗”。但对于像片中主角们一样的话剧演员来说,画面中的面试、排练、演出,还有舞台光亮背后的迷茫与焦虑,如同一面镜子,立在他们面前。

演完这场戏,谢幕,然后去哪里?


香港导演邓树荣执导的话剧《安提戈涅》,孙书悦(右二)饰演安提戈涅

面试

就演员这个群体来说,戏剧圈是个相对封闭的熟人圈子。

舞台上的话剧演员大致分三类,成为职业演员也就有三种路径。科班院校的毕业生,拥有一定的校友资源,起步经历基本雷同,大多是通过师哥师姐介绍,开始进组演戏;校园剧社或民间非职业团体的爱好者,常年参加各类表演培训班和工作坊,小剧场话剧和各种竞赛中常有他们的身影;影视、舞蹈、行为等表演艺术领域跨行来的演员,往往因为机缘巧合接触话剧,觉得有意思,就演下去。

不过,无论你是谁,有怎样的表演履历,想上一个戏,都得过面试这一关。

孙书悦是国内话剧观众熟悉的女演员,在话剧海报上看见她的名字,观众眼前会瞬间蹦出她那张时刻挂着灿烂笑容的脸。孙书悦从小学舞蹈,10岁就考入了解放军艺术学院。2002年,她膝盖受伤,负担不了繁重的舞蹈训练了,那时她17岁,开始琢磨转行。起初,她没想过当话剧演员,在她的想象中,“演员”就是明星,赵薇、章子怡那样的大美女才叫演员。她开始报夜校,学广播电视,老师说她声音好听,挺适合当演员。也是在那个时候,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要排大戏,需要一个会跳舞的女孩子,借这个机会,孙书悦调入话剧团,走进了全新的世界。

做演员的这十几年里,孙书悦演过院团的大戏,后来又离开体制,开始北漂。她演过三宝音乐剧,去过开心麻花,参加过中外合作的大剧组,也演了大量具有实验色彩的小剧场作品,一步步走来,逐渐获得了行业和观众的认可。孙书悦最喜欢听到的评价是“自如”,她认为这意味着自己的表演贴合角色,完成了应有的表达。2018年,孙书悦出演了8部话剧,其中包括陈数主演的易卜生名剧《海上夫人》、著名话剧导演易立明执导的《帝国专列》、法国导演米歇尔·蒂迪姆和他的团队改编的鲁迅名作《阿Q》……不过这还不是最忙的时候,更早以前,也有一个月排4部戏的情况。她这种状态,属于成功话剧演员的报复性工作,报复的,是早年那些没有戏演的日子。

孙书悦和几个相熟的演员朋友有个小群,平时除了发吃吃喝喝,就是互相告知面试资讯。话剧剧组像一个个神秘的地下幽灵组织,如果人头不熟、没有知名度,演员知道组讯的时候,剧目已经开票了。院团外的话剧演员几乎都是独立演员,没有经纪公司或经纪人,每个人都在单打独斗。以前介绍剧组,都靠朋友口口相传,这几年好一些,很多剧组都会在公众号发布演员招募信息。

话剧剧组的面试,因为导演排戏方式和工作方法的差异,几乎没有可以摸索的套路。“越是大导演,选演员的过程越奇怪。”有一位与“大导”林兆华合作多次的演员曾告诉我,面试的时候,大导会坐在靠墙的角落里,离演员很远,参加面试的演员随意展示,整个过程中,大导就像睡着了一样,也不说话,演员自己觉得可以了,就回家等消息。她后来跟大导工作久了才知道,他选演员的方式是听声音,不光是台词,还有被扔在舞台上的时候,演员的气息。

“我不是会面试的那种演员,每次面完都觉得自己特别差,可能我就根本不是干演员的料。”有时候剧组会发要求演员展示的剧本片段,她就自己在家排练,没有剧本的时候,就准备一段独白。在数不清次数的面试中,孙书悦很喜欢“工作坊型”的面试。一些个人风格强烈的境外导演会把自己的工作方法设计成一个工作坊,“导演其实想看演员能不能适应自己的工作节奏,说白了就是合不合得来。这对于演员来说很幸福,去面试也是一次免费学习的机会”。

像孙书悦这样的北漂话剧演员有很多,以前有个资深制作人跟我说过,“一个演员,在北京,只要勤奋,都能吃上饭”。这话听起来挺绝对,但也道出了圈子的大流动性和狭窄性,“成熟的戏都要巡演,新戏也要排,面10个组,总能面上一两个,因为一共就那么些人”。

处于“行业顶流”位置的孟京辉戏剧工作室每年都会公开招募新演员。能演孟导的戏,演出场次有保证,是刚刚入行的年轻演员梦寐以求的地方。不过,工作室内部也竞争激烈,毕竟只有极少的演员才能成为刘晓晔或者黄湘丽,而且演的戏始终是一个范儿。新演员想进去,也会有老人儿离开,“我在这里已经学不到新东西,我毕业了”。


电影《冰淇淋与雨声》剧照

文章作者

安妮

发表文章1篇 获得3个推荐 粉丝300人

每天过得都一样,偶尔会突发奇想。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综艺时代的演员们

真人秀、艺考班、表演课、选角公司

16375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13)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