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璐
2020-11-27·阅读时长13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6661个字,产生9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正仓院建筑正面
圣武天皇所处的奈良时代,正值唐朝盛世,唐风文化受到以天皇为首的日本贵族阶层的追捧。这是日本历史上学习中国文明最积极、也最全面的时期,这期间日本皇室曾向中国派遣数以千计的遣唐使,带回大量唐朝物品。自公元756年开始,光明皇后将圣武天皇的遗物分五批捐献给奈良东大寺,以后,这批皇室用品便在寺院西北角的正仓院内保管了1000多年。捐赠中有大量来自唐代中国的器物,甚至连正仓院本身也是一件跨越千年的完整唐代改建的唐式木构建筑。
为什么正仓院的收藏能够保存千年?正仓院本身建造精良,使用了防火性能好的柏木,并采用“校仓造”结构搭成“井”字形不断叠加,起到防火防潮防震的作用。并且正仓院的管理极其严格,除非有天皇敕令,否则不得开启。从收藏圣武天皇遗物到明治开国这1000多年间,正仓院只进行过12次清点曝晾。除了皇室与特定人员,一般人几无可能靠近与观赏正仓院的瑰宝。
1946年开始,奈良国立博物馆利用每年清点库房的机会,甄选历代藏品举办正仓院展,普通民众才有机会观看这些稀世珍藏。然而因为正仓院仍然属于日本皇室宫内厅,并不对外开放,再加上每年只展出一小部分藏品,它始终笼罩在神秘的气氛之中。
每年一展,正仓院到底藏有多少件文物?
正仓院“井”字形的校仓造结构
这种采自中国南方的干栏式建筑结构,高高托起这座宝库,避免了地面潮湿
三联生活周刊:一年一度的正仓院展,每次都只展出其中极小一部分物品,我们很少有机会了解正仓院收藏的全貌。所以正仓院究竟收藏有多少件文物?它是否有自己的收藏体系,这个收藏体系又是什么样的?
韩昇:它肯定有一个自己的收藏体系,但具体收藏有多少数量的物品,我们并不清楚,因为正仓院属于宫内厅,不对外公开。从两三千件,到一万件,各种说法都有,这个差别应该和怎么计算有关。比如水瓶的盖子掉下来,是不是单独计算成一件?再加上正仓院有3个仓库,皇室的用品主要收藏在北仓,东大寺自己保存的佛教器物是在南仓,后来又增加了一个中仓,每个仓库的目录都各不相同,所以哪些会被计算在其中?如果是采取整体、成套的比较完整的方式计算,我认为总数应该是两三千件比较合理。读卖新闻社以前做过一部正仓院的图集,应该是最全面的,总共大约20本,差不多就是两三千件这个数字。但官方并没有一个统一、标准的说法。负责正仓院事务管理所的几任所长,在自己所写的研究著作中的说法也都不太一样。按照日本的民族性格,不可能统计不清,所以应该是故意模模糊糊的。
关于如何对这些收藏进行分类,因为正仓院自己的分类标准不公开,我们不知道。通常使用的一种方法,是按照光明皇后捐献,以及寺院收藏这样分类;另一种是按照政治活动、艺术活动、宗教活动和生活起居等功能用途进行分类。但根据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最全面的文字材料——《正仓院文书》,可以看到依照的是古代的分类标准。比如光明皇后捐献的所有器物,被很详细记录在献物帐上,100多件器物分了五批捐出去,每次都有专门的目录。特别珍贵的王羲之和王献之的书法,就被单独制作在一个《大小王真迹帐》上。
发表文章77篇 获得5个推荐 粉丝266人
《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