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当精英跌入人生的低谷

作者:薛巍

2020-11-27·阅读时长5分钟

1885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536个字,产生13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戴维·布鲁克斯


戴维·布鲁克斯属于美国的精英阶层:畅销书作家(著有《天堂里的布波族》《社会动物》)、著名时事评论家,还在耶鲁授课。2013年,52岁的布鲁克斯遭遇了一场家庭生活危机和精神危机,他跟妻子结束了长达27年的婚姻,自己住进了纽约一套公寓。他信奉的保守主义也不再盛行。“我发现自己在智力上和政治上是独立的,有很多不持久的友谊。很少有人信任我,因为我没有给人正能量的感觉。我太忙了,疲于奔命。我身似浮萍,孤单寂寞,垂头丧气,眼神涣散。”

好在后来他的精神觉醒了。“有一天早上,在纽约宾夕法尼亚车站下了地铁。我一如既往地被成千上万的人包围着,他们沉默、闷闷不乐,排着长队,蹒跚着去上班。通常,在这种情况下,你会觉得自己就像是一只蚂蚁,在一个没有意义的宇宙中过着毫无意义的生活。但这一次,一切都发生了翻转,我在所有人身上都看到了灵魂。就像突然间,一切都被照亮了,我意识到这数千人中的每个人都有无限的深度。他们是活生生的灵魂。”他的个人生活也有了变化,2016年开始跟比他小23岁的女助理约会,2017年二人结婚。他在《第二座山》一书中记述了他克服精神危机、焕发第二春的过程。


戴维·布鲁克斯作品《品格之路》


布鲁克斯曾经在《品格之路》一中提出,人有两种美德,“简历美德”与“悼词美德”。五年之后,他觉得那种提法有些不足之处,他又提出了一对概念:人生的第一座山和第二座山。第一座山的目标是取得成功,获得重视,进入合适的社交圈,体验个人幸福。漂亮的房子、温馨的家庭、愉快的假期、美味的食物、知心的朋友等。但获得这些之后并不会让人得到真正的满足。“攀登第二座山是攀登第一座山之后的旅程。它是人生中更慷慨、更令人满意的阶段。”

两座山的区别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一个以他人为中心。“第一座山是关于构建自我和定义自我的,那么第二座山则是关于摆脱自我和舍弃自我的。如果说第一座山是关于获取的,那么第二座山是关于奉献的。如果说第一座山是精英式的——独自攀登,那么第二座山则是平等主义的:置身于有需要的人之间,并与他们携手同行。在第一座山上,你往往雄心勃勃,高瞻远瞩,鹤立鸡群。到第二座山上时,你已倾向于互助、亲密和无私。第一座山上人们的生活是流动的、轻松的。第二座山上人们的生活则是固定的、执着的。”自我奋斗、取得成功能带来快乐,帮助他人能带来的是欢欣(joy)。快乐会消退,而欢欣不会。“活在欢欣之中,就是活在惊奇、感激和希望之中。”

文章作者

薛巍

发表文章583篇 获得5个推荐 粉丝4980人

江湖人称“贝小戎”、“小贝”,读书万卷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综艺时代的演员们

真人秀、艺考班、表演课、选角公司

16375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13)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