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声东击西
2020-12-17·阅读时长1分钟
主播/冯兆音,驻华盛顿记者
嘉宾/荣筱箐,纽约华文媒体记者,纽约时报中文网、财新等媒体的撰稿人
[02:50] 美国华人选民的撕裂程度难以想象
[03:43] 80 年代的“陈果仁”事件与亚裔社区兴起
[12:14] “蓝”转“红”只是为了挑选符合自身利益的纲领
[27:56] “川粉”仅仅只剩下疯狂吗?华裔的声音在哪里
[45:12] 从社交 APP 中发现华人参政势头渐起
有人说,2020 年美国总统选举是这个国家史上最撕裂的大选。这样的撕裂在美国华人社区中也展现无遗,在微信和推特中文圈上,支持民主党与共和党的两派华人之间的骂战不绝于耳。华人新移民与在美国出生长大的华裔美国人之间的政治分化也加剧。许多美国华人家庭中,两代人因政治争吵不休。
这并非 2020 年大选一朝一夕造成的结果,而是近年来多个标志性政治事件与争议性政策日积月累形成的趋势。
第一代华人移民“右转”是近年来美国华人参政议政的一个显著现象,华人“川粉”为何力挺特朗普?推崇进步理念和多元族裔社会的民主党,为什么难以吸引第一代华人移民的支持?
本期节目兆音请到了居住在纽约多年的记者荣筱箐,一起聊聊华人近年来在美国政治讨论中发出的多元声音。
【相关阅读】
陈果仁(Vincent Chin),美籍华人,1982 年在底特律被误认他为日裔的两名白人汽车工人殴打致死。此案被视为美国亚裔参与民权运动的关键转折点。
李爱晨(Ellen Lee Zhou),共和党籍加州政治人物,前旧金山(三藩市)市长候选人。
梁彼得(Peter Liang),前纽约市警员,2014 年巡逻时误杀阿凯·格里(Akai Gurley),后被判过失杀人、渎职。事件引发华人社区上街示威,指责梁彼得成为美国警察与非裔紧张关系中的替罪羊。
杨安泽(Andrew Yang),2020 年大选中曾参选民主党内的总统初选,有传他正筹备纽约市长选战。
美国的平权法案(Affirmative Action),在教育与就业上特别考虑历史上被排斥的群体,尤其是少数族裔与女性,以纠正过往与如今社会上存在的歧视。
编辑、剪辑/严岩
|声东击西|
这是一群驻外记者为你带来的播客
这里讨论城市与未来,电影与现场,也谈论技术创新与人类生活的变革
发表文章0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88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