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读书
2020-12-22·阅读时长5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892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李 黎
“木兰溪水长久在流,白鸽岭高壮地站立,乡亲至爱之恩永不能忘。”这是一九六三年一月十八日,薛介民在台北狱中的绝笔。那天是他的儿子十五岁生日,但他再也见不到他的孩子,因为十三天之后,他和妻子姚明珠就双双赴难了。
直到半个世纪之后,他俩的儿子才亲眼见到了白鸽岭、木兰溪 —父亲临终之际念念不忘用来抒发最终情怀象征的家乡山水。而他们的儿媳,也才开始动笔写他们的故事:《白鸽木兰:烽火中的大爱》。
出生在福建仙游的薛介民,从少年时代就为自己的国家在外敌侵略和贫穷衰弱的夹击下焦虑悲愤,用日记抒发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怀。他和青梅竹马的表妹姚明珠志同道合,相互激励。两人考进福建医学院时,抗战正式爆发,介民在明珠的理解和支持下投笔从戎,考进中央航校。介民相信:在严重缺乏战机和飞行员的当时,学会驾驶战斗机以一当十与敌拼搏,是最直接最有力的救国途径。这些英姿焕发的健儿,每一次出任务上天就是一次与年轻生命的告别,每一个告别就是中华民族一页悲壮的史诗。
在严酷的训练和对爱人的思念中,介民用文字抒发情感。在那些历劫存留下来的珍贵的日记、笔记和信件里,岁月溶蚀的漫漶字迹满是对烽火遍地、血泪斑斑的土地的忧思,对同胞饱受患难流离之苦的感同身受。正是心怀着这样的祖国,介民被送到美国接受新式战机培训,却放弃了留下做飞行教练助手的机会回到家乡,投身另一次革命。而明珠在医学院就积极参加抗日救亡,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福建医学院第一位女性党支部支委,后来还曾因此被捕,遭受监禁一年之久。八年的异地苦恋,抗战胜利后有情人终成眷属,婚礼中的新郎一袭英挺的空军中尉戎装,治病救人的医生披上了新娘婚纱,这样一对苦尽甘来的佳偶,却怀着最大的秘密,肩负着最危险的任务 —一九四八年底,他俩带着还不满一周岁的儿子去了台湾。
发表文章1317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0755人
人文精神 思想智慧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