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汪精卫其人

作者:吴丽玮

2018-02-07·阅读时长7分钟

765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783个字,产生6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陈嘉庚(前排右)与汪精卫(前排中)于辛亥革命期间的合影

实习记者 / 付雪航  胡雨薇

三联生活周刊:尽管汪精卫的人生一直和政治纠缠不清,但他最初是以一个刺杀摄政王的殉国烈士形象登上历史舞台的,并有无政府主义的信仰,早期他的思想是如何发生转变的?

李志毓:我个人比较感兴趣汪精卫早年的思想转变,因为这并不是汪一个人的问题,我想,观察这个变化过程,将有助于我们了解无政府主义在当时的魅力所在,以及它的困境。

汪在民初宣布“不做官吏”,赴法从事教育、宣传、印书事业,这首先体现出一种无政府主义者对于“革命”的理解。他们认为教育宣传是比争权夺利的现实政治更为根本的一种政治活动,真正的革命必将超越政治层面而深入为社会的和文化的革命,唤醒民众,教育民众,使人人知公理,养成公德心。其次,他对清末以来的汉人官僚政治整体上比较失望,对于革命党人及其自身的实际政治知识和政治能力也有所怀疑。他曾经写信给吴稚晖,大意说,我们甘愿做社会的牛马,然而牛马需茁壮才能服役,现在时势所迫,“竟以初生之犊引重致远,甚且瞎马驮盲人入于深池”。在“人才不足之社会”,这种痛苦是不能幸免的。因此他认为,应将国家政治交于“稳健派”之手,他们所要做的工作,是在经济、社会、教育的层面,建设国家,打造新的政治主体,转移社会风气。

文章作者

吴丽玮

发表文章100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66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中国:浴火重生

1937~1945抗日战争全记录

2045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6)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