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爱乐
2021-03-25·阅读时长4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281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小卯
书名:貝多芬(1)(2)
原名:路德维希•B
(ルードヴィヒ•B / Rudowihi B.)
作者:手塚治虫
出版:台灣東販出版社
时间:2009
以《铁臂阿童木》(鉄腕アトム)、《火鸟》(火の鳥)等大作闻名于世的日本“漫画之神”手塚治虫(Tezuka Osamu),1989年去世之际留下了两部未完成的遗作,其中之一即以乐圣为原型的《貝多芬》。当年8月该作付梓,后不断作为单行本或纳入合集重印。2009年,台湾东贩出版社正式推出了两册本的繁体中文版,至此,中文读者得以阅览这部宝藏之作。
《貝多芬》将诸多真实历史人物与事件纳入素材,如莫扎特、海顿,以及他波恩时期的密友华尔斯坦伯爵、埃莱奥诺雷•布罗伊宁(Eleonore von Breuning)、安娜•玛利亚•威廉明妮•韦斯特霍尔特(Anna Maria Wilhelmine Westerholt)等;与此同时,漫画家引入了一个虚构的反派人物法蘭茲,其母受到孔雀路德维希的惊吓,难产死去,致使他专与名叫路德维希的人与物作对。借由他的存在,后文出现了大量有关普法战争的内容。
就现存的手稿来看,法蘭茲的仇恨似乎缺乏充分的说服力,更像是推进剧情的工具人,或是对命运磨折的一种具象化。由于作品戛然而止,战争与主角的故事也没能关联和展开。不过,这些并未掩盖作品的光芒。无论线条还是分镜,都格外动人。
熟悉手塚治虫的人都知道,他是不折不扣的音乐发烧友。他自幼跟随母亲学习钢琴,琴技相当了得。父亲也是唱片迷,他耳濡目染,遂成习惯,许多作品都是在柴科夫斯基、勃拉姆斯的乐声中画就。而贝多芬或许是他最尊敬的作曲家,他的热爱溢于言表:“我覺得自己的性格與貝多芬非常相像;同樣難相處且不懂人情世故,動輒發脾氣、使性子。”(《手塚治虫古典音樂館》,小林準治,萬里書店2009)。
发表文章834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8374人
三联书店《爱乐》杂志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