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艾江涛
2018-02-07·阅读时长5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687个字,产生8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裕固族民族服饰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柯璀玲 )
从收藏开始
13岁起,在祁连山北麓草场放牧的裕固族牧羊女柯璀玲,开始有意识地收藏本民族过去用过的老物件。起因源于母亲挂在嘴边的一句唠叨:这些东西现在不用,以后你们恐怕都不知道是啥东西了。从一件传统服饰,到一具马鞍,甚至一副眼镜开始,46年过去了,去年,柯璀玲在自己创建的裕固族特色村寨里,单独拿出一间房子作为博物馆,展出自己所藏的上千件文物。
与所有酷爱收藏的人一样,柯璀玲能清晰地说出每件藏品的来历与背后或幸运或惊喜的收藏故事。而且,她善于分析总结,记录了厚厚几本收藏笔记。作为马背上的游牧民族,柯璀玲收藏了很多马鞍,其中一具颇为特别,上面有精细的漆器纹样,在她看来,这是裕固族与汉族文化融合的体现。与汉族农耕文化的炕箱相比,游牧民族的炕箱更为轻巧,多为一对,便于驮在牛背上搬家。从可以折叠的炕桌,到既是锅盖又可供奉食品的盏托,裕固族器具处处体现出便携、多用途的特点。
发表文章131篇 获得1个推荐 粉丝686人
《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