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谢维和 | 第1封信:什么是大学的风格?

作者:谢维和

2021-06-23·阅读时长5分钟

16336人看过
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四所顶尖大学的一线名师,组成“新生智囊团”,量身打造了20封“入学信”,从全方位给予大学新生指导和建议,为你即将开始的大学之旅保驾护航!

谢维和 | 第1封信:什么是大学的风格?

10.3MB
00:0011:12


各位三联的朋友们,包括已经在大学读书的大学生们和即将要走入大学校门的年轻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谢维和。今天,在三联中读“何为大学”的节目中,我想和大家做一些交流,分享一点我自己读书研究以及在大学工作的体会,我希望这些内容能够为你们以后在大学的生活学习中能够取得满意的成绩,也为你们更加熟悉和充分利用大学这样宝贵的时光,去为自己的成长,包括将来为国家社会的发展做好准备。首先,我要给大家讲一讲什么是好的大学,或者说我们怎么去评价一个大学好不好?

评价一所大学的标准是什么?

很多大学生和年轻人在选择大学的时候,比较喜欢看各种各样的排行榜,包括一些数据、指标,这些当然是很重要的。但是从我自己的经历或者我的体会来看,我想给我们的朋友们说的是,实际上,评判一个大学没那么复杂,一个大学好不好,很关键的是要看这个大学能不能真正形成自己的风格,有没有自己的特色。而且,“风格”作为大学学风的标志和大学校风的表现形式,真正能够反映一所大学的历史、现实,同时能够被大学内的老师、教职员工们大家认可、普遍接受,而且也能够为社会所认可和接受,其实这是评价一所大学好不好的一个直观和简单的标准。

清华的风格是什么?

比如说,在清华大学的章程里头有一句这样的表述:“学校一定要坚持世界一流、中国特色、清华风格的发展道路”。所以很多同学就会问“清华的风格”究竟是什么?其实这个还真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因为这很直白的向我们提出了大学建设或者说一流大学建设的目标和内涵。

《清华的风格》

谢维和、叶富贵、李珍 著

在这里,我想先给大家讲一个小的故事。

在2011年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时候,我们学校一位很著名的经济学家李稻葵先生,邀请了一部分业界的企业家,也邀请了一部分校友和经管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的师生,包括清华其他的师生在一起开了一个座谈会,讨论清华的学风,总结清华这些年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当时我也很荣幸地受邀参加了这样一个座谈会。

在会上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谈论清华这些年成功的秘诀究竟在哪儿,或者说清华人的特点是什么。当然我也从中受到很多的学习和启迪。就在会上,有一位参加座谈会的企业家突然就问我:“谢老师,你说清华人到底有什么风格,有什么特点?他们走出去和别的学校的人有什么区别吗?”坦率地说,我当时还真被他这个问题给问住了,因为我自己也不是在清华毕业的,我是后来才调到清华工作的,所以当时我只能根据自己粗浅的一些体会回答他,我说:“清华人的风格当然有很多,比如说你要在机场、高铁、车站或者在一些闲暇的场所,你经常能够看到有人端着计算机在那干活,拿着书在那看书,我说这些人中十有八九都是清华的人。”大家听完都笑,也对我的表述表示认可。但是我自己并不满意,为什么呢?因为我觉得这并不仅仅是清华人的风格,很多学校的老师和学生也很勤奋,那么,清华的风格究竟是什么?

清华大学

后来,现在现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他在给清华大学的贺信里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说清华大学实际上是开创了“中西融汇、古今贯通、文理渗透”的办学风格。他这样提出来以后,确实是反映了清华百年来的办学历史,也是我们的一个非常丰富的这样一种办学的文化和我们成功的一种经验,而且这样的风格的形成,在凸显了清华大学人才培养的基本经验的同时,还真正体现了大学办学的规律。

其实这也是我自己在包括读书,包括选择一些大学和在大学工作中的一个体会。我读本科的时候,我很荣幸的是在我们南方一个很美丽的大学——厦门大学读书,当时厦门大学的一个非常好的一个也算是他的办学风格,或者说大家对他的一种赞誉是“南方之强”。这所学校当年由陈嘉庚(爱国华侨领袖、企业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创办,在这所大学中,“南方之强”的精神,陈嘉庚办学的这种精神,一直在鼓励着我们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地做学问,同时也时时在孕育着我们一种像陈嘉庚那样对国家的责任、对民族的责任。

厦门大学

后来我又到南京大学读研究生,南京大学就特别重视教学,把教学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很多资深的老师、校长们在这些方面都给我们做出了榜样。再到后来,我来到北京,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攻读哲学博士,在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工作、在北师大工作、在首师大工作,在历经所有这些我学习、工作过的学校后,我有一个很重要的体会,就是要真正把学校的文化建设做到一个按照高等教育的规律,能够去加强学校的文化建设,把文化当成这个学校非常重要的办学资源,去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这个都和一个学校的风格有关系。

国外大学的风格

大家将来如果有机会到国外参加学术交流或者访学读书,你们都会慢慢地发现,凡是好的大学都有自己的办学风格,你比如说像在高等教育界,世界上非常有名的德国的洪堡大学(柏林洪堡大学,Humboldt–Universitat zu Berlin),它的办学风格就是强调教学跟研究相统一,而且它提倡像seminar(指大学教师带领学生作专题讨论的研讨课)这样研讨班的这种教学形式,主张教学活动本身就是对新知识的一种探索。

又比如牛津大学(英国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它特别坚持探索一些具有普遍性的学问,而且它提倡学院制,提倡导师制,这些都是它们这些学院非常独特的风格。

当然哈佛大学(美国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在追求真理上的这样一种办学特色和办学风格,也是为世人所非常认可的,哈佛校训的原文就提到要与柏拉图为友、要与亚里士多德为友,但更要与真理为友。

哈佛大学

其实都不用说那么远,亚洲的新加坡有一个很有名的大学:南洋理工大学(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这个大学的一个很重要的办学风格就是走创业型大学的发展道路,坚持与社会方方面面和企业的这样一种合作,通过这个来促进或者说来优化人才培养的模式,增加学生的这种素养、素质和对社会经验的这样一种积累和观念。

所以回到我们今天刚才讲的主题上,我们去选择一个大学、去认识一个大学,或者说真正在一个大学中学习生活,很重要的就要去体会大学的办学风格,体会它的这种文化的特色,这对于你们将来的发展,我想都是受益无穷的,谢谢大家。

欢迎保存/截图下方海报

分享给更多大学新生

文章作者

谢维和

发表文章5篇 获得21个推荐 粉丝79人

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清华大学原副校长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何为大学

从校园到社会的理想与现实

34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79)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