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写绘本的人:种下第一颗种子

作者:贾冬婷

2018-02-09·阅读时长22分钟

3690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1099个字,产生13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宝儿》内页(原《荒园狐精》蔡皋 绘)

蔡皋:民间土壤的滋养

头发已灰白的蔡皋笑起来还像个孩子。她拿出一沓名片让我挑张喜欢的,有字的一面只有基本联系信息,丝毫未提及她国内绘本界权威的身份,无字的一面则印着趣致孩童形象的水彩小画,张张不同,追着喂小鸡的、趴在地上看书的、在妈妈怀里撒娇的……还有一张是背着书包、提着画箱去上学的小姑娘,她说“就像我小时候”。

蔡皋1946年出生在长沙,那是一个民间文化还没有退化的年代。“那时候长沙不像现在摊饼一样的那么大,还是个湘江边的小城,有水就有商埠,就有人家。独院落,小街巷,麻石路,这种格局还没有变。大家庭聚居在一个院子里,季节的变化和民间的民俗衔接得天衣无缝,过年不用说了,三月三采地菜,清明踏青祭祖,夏至外婆做夏历坨……”蔡皋从小跟外婆长大,那时外婆经常一边做针线活,一边给她讲故事,故事的主角都是聪明女子,调侃的都是男性。比如有一个是说,家里要来客人,女的和男的说:“家里有客人,你吃相要好点。”但她还是不放心男的,就在他腿上拴了一个小绳儿,女的在厨房里拉一下,男的才可以动一下筷子。结果女的去上厕所了,小猫小狗不停地拉小绳儿玩,男的就不停地动筷子,最后肚子撑得要命。蔡皋说,外婆讲的这些故事带有她的色彩,她的体温,多半都加入了自己的诠释。女性在那个年代虽然没什么地位,但她们对生活的态度是非常积极的,像外婆一样,她们都是家庭生活方面的高手,可以让生活充满她们的气息和情趣,这种来自民间的怡然自得也影响着蔡皋。

文章作者

贾冬婷

发表文章79篇 获得2个推荐 粉丝1278人

《三联生活周刊》主编助理、三联人文城市奖总策划。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绘本,陪伴与成长

童年故事开启的异想世界

1835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13)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