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乔纳森
2018-02-09·阅读时长9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4779个字,产生5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意大利哲学家、作家、博洛尼亚大学符号学教授翁贝托·埃科
历史的简化力量是无情的。英雄豪杰能人志士,很少能在历史上留下相对完整的遗蜕:最伟大的人也只配作为干尸残存下来,纵无血肉,好歹还能抚其骸骨而遥想风采,更多的则只在历史上留下一块跖骨、一段脊柱或一颗牙齿,在后人眼中,他们被简化成他们曾是的某一部分、某一姿势、某一瞬间。历史,是一个做得马马虎虎的压缩文件,无论谁都要被偶然或逻辑地简约,所以,对自己历史形象的变形、破损或缺省,抗议无效。无论如何,能在历史上留下点什么的人,其实没什么可抱怨的,毕竟古往今来绝大多数人都注定要消弭,连一个字节的空间也别想占上。
我们大胆设想一下,50年后,100年后,翁贝托·埃科在人们的记忆里该是个什么样子。我猜,也许是作为20世纪后半期的一位通俗历史小说家而为读者所铭记,一如埃科自己念念不忘的大仲马、欧仁·苏之流。这不是没有先例的。托尔金现在就只是《霍比特人》和《魔戒》的作者了,谁还去读他那些谈欧洲中古的论文呢?作为博洛尼亚大学符号学教授的埃科,终将为人所遗忘,连同他那些一点都不幽默的幽默专栏,或许,也连同这本《埃科谈文学》。
一
发表文章9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6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