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声东击西
2021-07-22·阅读时长3分钟
【主播】
徐涛,声动活泼联合创始人
【嘉宾】
龙瀛,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北京城市实验室创始人及执行主任
如果城市不但不扩张,而且还“收缩”了,接下来会怎么样?
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我们见惯了高楼平地而起,以及城市不断发展的繁华景象。而当大城愈大,城市化的另一面也慢慢显形——有些城市变小了:人口外流,房屋空置,建筑物衰败。或许你想起鹤岗了么?这座有人曾花三万块就买了一套房的东北小城,就是典型的“收缩城市”。
随着第四次科技革命对人、空间、社会的影响,未来“收缩城市”的趋势还会持续甚至扩大。龙瀛认为,从规划的角度看收缩城市,管理者们应该考虑“为了增长的规划”之外的策略。收缩不一定等于衰败,“人少了有人少了的办法”。
本期节目中,我们从龙瀛教授对“收缩城市”最初的研究开始说起,从概念到现象,对比了不同国家/地区“收缩城市”的异同,以及城市收缩会如何影响人们的生活,我们又该如何想象收缩城市的未来。
欢迎收听!
[04:19] 二十一世纪初,中国城镇化的黄金时代
[12:06] 考察收缩城市之后,开始研究如何应对
[25:51] 美国锈带城市用“绿色基础设施”应对荒凉表征
[32:23] 地方治理的智慧:鹤岗也有“绿色基础设施”
[35:22] 规划收缩城市的两种主要空间策略
[42:47] 当我回到童年的石岭小镇
[46:32] 如何应对房屋空置难题
[52:20] 未来城市收缩还会持续购买力升级,尝鲜心态不分地域
【延伸阅读】
龙瀛发表于澎湃市政厅的文章:《石岭小镇窥东北》
龙瀛在一席的演讲:收缩城市
首都经贸大学吴康的受访文章:《人口减少不等同于城市收缩,城市收缩不等同于城市衰败》
吴缚龙:伦敦大学学院的巴特雷特规划教授,研究领域为中国城市的转型与规划。近著有《为增长的规划:中国城市与区域规划》。可阅读:中国的城市与区域规划,为了增长的规划
收缩城市(Shrinking Cities):最早由德国学者 Häußermann H.and W.Siebel 于 1988 年提出,用来指代受去工业化、郊区化、老龄化以及政治体制转轨等因素影响而出现的城市人口流失乃至局部地区空心化的现象。
空间失序理论(Space Disorder): 在城市地理研究中具体指的是能被人感知的混乱的、没有秩序的空间现象。此类感知可能是实体空间里建筑的破败,而相关研究已验证失序的实体空间对于个体行为、情绪、身体机能会产生失控和道德缺失的消极影响。
美国铁锈地带(Rust Belt):最初指的是美国东北部-五大湖附近,传统工业衰退的地区。在 19 世纪后期到 20 世纪初期相当发达,而从美国步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经济体系之后,这些地区的重工业纷纷衰败。工厂里的机器渐渐布满了铁锈,因此那里被称为了铁锈地带。目前底特律、克利夫兰、布法罗等地面临严重的人口流出。
Brent D. Ryan:麻省理工城市学院的城市设计与公共政策副教授,他的研究重点是当代城市设计的美学和政策,特别是关于后工业化和气候变化等紧迫问题。
数字游民(Digital nomads):指通过电信(尤其是互联网)来工作、生活的方式。
【音乐】
Book Bag - E's Jammy Jams
Observations - From Now On
Challenges Ahead - From Now On
Particle Emission - Silver Maple
Superior - Silver Maple
【Staff】
监制:Amanda
后期:可特
运营:Yao
实习编辑:楚樵
【关于节目】
Bigger Than Us,渴望多元视角,用发问来探索世界。
【关于我们】
网站:etw.fm
社交媒体:@声东击西ETW
邮件:etwstudio@gmail.com
国内/外支持我们:https://www.etw.fm/donation
实习编辑/九龄
|声东击西|
这是一群驻外记者为你带来的播客
这里讨论城市与未来,电影与现场,也谈论技术创新与人类生活的变革
发表文章0篇 获得1个推荐 粉丝288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