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年初五 迎财神

作者:爱蜂蜜的猫

2018-02-20·阅读时长2分钟

809人看过

上海素有年初五迎财神的传统,以往年初五的凌晨,鞭炮声是震天响,比除夕夜都要闹猛。好像有说法,谁家第一个在年初五放爆竹,财神爷就去谁家。于是各家各户早早地就在年初四的晚上准备妥当,就等年初五零点一到,噼里啪啦秒放鞭炮,跟跑步比赛似的,不能抢拍也不想落后,这也算是技术活。当然这一天上午,依然会有人陆陆续续放炮竹,主要就是图个热闹吉利。


不过如今在上海可是很难听到这响声了,因为去年的农历新年就已经严格实施,“外环以内严禁燃放烟花爆竹”,所以现在年初五的早晨是无比寂静的,算是 “闷声大发财” 吧!



《半生缘》里说中国人爱财,那年初五迎财神总得讨点喜。上海人过年会做蛋饺,蛋饺金灿灿的,形似金元宝。以前每家每户在除夕前都会自制蛋饺,做蛋饺倒真是个技术活。打好蛋液,备好肉馅调好味,找个圆勺,把勺擦干,勺底再抹上一层猪油,这样煎出来的蛋饺皮会特别香,还不容易沾勺破损。先把适量蛋液舀入勺中,放炉火灶火上小心地焊,顺时针一个方向缓缓地摇动手腕,使蛋液均匀地铺出一个圆形。里面放上肉馅,再用筷子把蛋皮一卷为二成为扇形。这期间,手腕的控制力是最重要的,最吃功夫。


做好的蛋饺可以放冰箱存着,过年期间随时蒸热了就能吃,或者用来搭配三鲜汤,“全家福”砂锅等等。鸡蛋看似普普通通的,但是过油入汤就会独有香气和鲜味,因此很多老字号的上海餐馆习惯在馄饨汤里放些开洋、紫菜和蛋皮,再加小葱点缀,就是这个道理。蛋饺煮汤既美味又快捷,哪怕简简单单就着几根菠菜也能搭出一锅鲜汤来。





说到馄饨,那可真是我从小的心头好。上海人一般不吃饺子,本帮的传统习惯就是吃馄饨。在我看来,馄饨的外形也恰似一个个银元宝。全家人围在一起动手包馄饨,那也是其乐融融。一般情况下,上海人说“馄饨”,那指的就是大馄饨,荠菜肉馅或青菜肉馅。当然按季节时令,有时可以加点笋丁增加口感。上海的大馄饨和时下遍布全国大江南北的沙县小馄饨不一样,和七里香馄饨、虾肉或纯肉的云吞馄饨也都不一样。




最好吃的馄饨往往还是各家自己包的。馄饨皮是从外面直接买现成的,只不过馄饨皮的厚度在上海各区县倒略有不同。菜肉馅是最普通最经典也最正宗。馄饨好吃,剁馅却是极累人的活,可偏偏愈是手工剁的馅愈好吃,具体原因我也说不清楚,从科学角度分析,许是细胞壁分离上有所讲究。剁肉倒还算轻松的,准备菜馅是相当麻烦,挑菜洗菜汆水,沥干剁细匀后还需裹着纱布再稍许拧脱水,然后再与肉馅拌匀。包馄饨的时候还有一个小窍门,在馄饨皮边缘处稍微沾点水,手指一掐,粘合效果更佳。下馄饨都是用清水煮熟,但是馄饨的汤底比较考究,需备高汤,反正我家小时候都是熬了鸡汤来用作馄饨汤的。现在可能很多人家怕麻烦,偷懒,就直接调弄佐料来提鲜汤头。好像有句话说,饺子看蘸料,馄饨看汤料,大抵就知道传统的馄饨汤得有多重要。


至于红包嘛,我记得我们那会小时候,除夕吃年夜饭都有红包可以拿。过年期间如果跟着大人走亲串户,基本上小孩子也都可以拿红包,算礼尚往来。如果对方家里没有小朋友,那他们也会给你“小”红包意思一下,里面的钱不会太多,主要为讨口彩求开心,不大涉及人情负担,大人也不必急着还,而且通常都会同意你拿。如果红包金额偏大,那铁定是需要还礼的,除非一开始上门时携带的礼物太重,那对方相当于就是当场用红包来作谢礼。反正以前的红包观念和现在动则过千的攀比风气还不太一样,那时候好像真的就只为了好玩,吉利,过年喜庆。


今天是戊戌年年初五,不管大家有没有燃放烟花炮竹,有没有品尝元宝一样的喜庆吃食,有没有收到红包,都希望能开开心心过大年,吃好喝好身体好,财运旺旺旺!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文章作者

爱蜂蜜的猫

发表文章32篇 获得3个推荐 粉丝92人

中读认证读客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1)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