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人云亦云秀
2018-02-22·阅读时长6分钟
上大学的时候,宿舍里的八个弟兄租武侠小说,看的大多是金庸、古龙、梁羽生的作品,不过也很有些什么全庸、金童的东西……比这些稍好点的,就是诸葛青云、上官鼎、萧逸、卧龙生、司马翎、云中岳、独孤红这些人的书,这些书很多是当小黄书来传阅的。
新武侠小说除了三大家的作品外,其实更多的是粗制滥造的伪劣产品。当然不能与三大家比肩,却比这些人再好些的,我认为应该是温瑞安、倪匡、黄易,我名之曰三小家。
如果从三大家中挑比较刺激的,毫无疑问当推古龙。他的作品风格独特,但精品不多。在描写血腥和香艳上,古龙最敢写。当然比一些同时代的其他二三流武侠小说作者,也就是我前面提到的诸葛青云之流,他那些描述也不算什么。
古龙最好的作品我认为当推《小李飞刀》系列,李寻欢、沈浪、傅红雪,甚至是其中的反派和配角,王怜花、明月心、阿飞、荆无命,都光彩照人。其中最让人不能忘怀的反派当属林仙儿了,古龙可能对女性稍微有些偏见,他的作品中塑造了不少类似林仙儿这样的坏女人,共同的特点就是貌美如花,心如蛇蝎。征服男人的手段就是上床,和任何人都可以。不过,常把女人挂在嘴边的,可能是最不了解女人的人,古龙是之谓也。
不知道当年十几岁的男孩看到关于林仙儿的床戏部分,能有几个不血脉喷张的。但是这种直露的写法,也破坏了作品的美感,使文字不耐咀嚼。《多情剑客无情剑》中的性描写我就不举例了,相信看过这部书的读者都能回忆起来。同样是这方面的描写,我认为最有诱惑力的当属《天龙八部》第三卷第四章:《烛畔鬓云有旧盟》中,康敏与段正淳那段了:
“桌上一个大花瓶中插满了红梅。炕中想是炭火烧得正旺,马夫人颈中扣子松开了,露出雪白的项颈,还露出一条红缎子的抹胸边缘。……红红的烛火照在她红扑扑的脸颊上。屋外朔风大雪,斗室内却是融融春暖。”……
“她越说越低,萧峰只觉她的说话腻中带涩,软洋洋地,说不尽得缠绵婉转,听在耳中当真是荡气回肠,令人神为之夺,魂为之销。然而她的说话又似纯系出于自然,并非有意的狐媚。他平生见过的人着实不少,真想不到世上竟会有如此艳媚入骨的女子。虽感诧异,脸上却也不由自主地红了。”
这段描写非大手笔不能为,在气氛的营造上登峰造极。场景之色情,连萧峰这样的大英雄也为之脸红。类似的场景描写,金庸是在偷师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
“说着大家来至秦氏房中。刚至房门,便有一股细细的甜香袭人而来。宝玉觉得眼饧骨软,连说:‘好香!’入房向壁上看时,有唐伯虎画的《海棠春睡图》,两边有宋学士秦太虚写的一副对联, 其联云: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笼人是酒香。案上设着武则天当日镜室中设的宝镜,一边摆着飞燕立着舞过的金盘,盘内盛着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上面设着寿昌公主于含章殿下卧的榻,悬的是同昌公主制的联珠帐。宝玉含笑连说:‘这里好!’秦氏笑道:‘我这屋子大约神仙也可以住得了。’说着亲自展开了西子浣过的纱衾,移了红娘抱过的鸳枕,于是众奶母伏侍宝玉卧好,款款散了……”
描写的都很含蓄,但都有很容易引起联想的暧昧感。比之赤裸裸的冲击感官,不知要高级多少倍。
正常的欲望是人性使然,对欲望过分压抑违反人性,但对欲望过分放纵则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所谓新武侠小说之“新”,其区别于旧武侠小说的重要一点就是正视了人性欲望的合理性。而欲望有生理的,更有心理的。不管是何种欲望,只要是人就都有,而只要不为欲望所役使,则其人不失为人性尚存。欲望不值得歌颂,因其人人皆有,而将欲望控制在人性范围内,就是可弘扬甚至是可歌可泣的了。
《天龙八部》是金庸学佛后的创作,可以理解为作者从佛学角度解决人性欲望的一部作品。人的欲望佛家总结为“七苦”,其对应于作品中的种种人和事,有一定佛学知识的读者都能一一找到。
尤其是“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这三苦,在整部《天龙八部》中有深入的探讨。所谓“有情皆孽”,所谓“苦海无边”虽不能完全体现这部作品的主题,庶几不差。
段正淳这样的人,他的欲望其实并不是性,如果是的话,他和云中鹤就没区别。虽然着落在到处风流,欠债无数上,但他对每个女人都是爱的,他的欲望不是性欲,而是泛爱,这点也有点像贾宝玉。贾宝玉比之段正淳,强在最终悟出了“不是每个人的泪都是为我流的”,而段正淳却至死也没有想明白。
马夫人的欲望就更与性不沾边,与爱更是离题万里。马夫人扭曲的性格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占有欲,不能占用就毁灭之。这点与阿紫有些像,但也不完全类似。阿紫是根本不知道世上的善恶之分,恶也恶的单纯。
而逍遥派诸位前辈神仙也似的人物,却纠缠在近一百年的三角恋中不得解脱,结局如此,令人哭笑不得,唏嘘不已。
大人物不见得有大智慧,很多天神一般的人物,武功卓绝,文采斐然,甚至“天文地理、星象占卜、无一不精”,就是窥不破简单的欲望。洪七公侠义为怀,正气凛然,武功上更是位居天下五绝之北丐,但克服不了口腹之欲,为嘴馋竟误过大事(耽误了救一位义士性命),为了戒除贪吃的毛病,他斩下了自己右手食指,但食指没了,照样贪嘴。这个斩掉食指的故事在连载版中是说他的食指会自动感应美食,也就是有“食指大动”的特异功能,三联版将其删除了。其实,“食指大动”本来就是一则见诸史册的典故。
“灵公元年春,楚献鼋於灵公。子家、子公将朝灵公,子公之食指动,谓子家曰:“佗日指动,必食异物。”及入,见灵公进鼋羹,子公笑曰:“果然!”灵公问其笑故,具告灵公。灵公召之,独弗予羹。子公怒,染其指,尝之而出。公怒,欲杀子公。子公与子家谋先。夏,弑灵公。郑人欲立灵公弟去疾,去疾让曰:“必以贤,则去疾不肖;必以顺,则公子坚长。”坚者,灵公庶弟,去疾之兄也。於是乃立子坚,是为襄公。”(《史记 郑世家》)
“食指大动”不管是在小说中还是在史实里,竟然都不仅仅是个人欲望无法克制的问题,还牵连出人命,不仅仅牵连出人命,还是大人物的命(《史记》中的一国国君,《射雕》中的一位义士)。而起因,不过就是因为控制不住食欲。
更不要说更大更多的欲望了。
比如权力欲。
其实权力欲的根本是贪欲,《天龙》中的鸠摩智、慕容复、星宿老怪、甚至耶律洪基,都是贪欲作祟,也大都下场不好。鸠摩智最终失去了一切外在的东西,而得到了内心的安宁,枯井悟道,飘然而去,算是最好的结局。而深陷局中不能自拔者,如慕容复者,落得个疯掉的下场,只能在自己的幻梦中继续做着孤家寡人。
权力欲大概是人性中最为负面,最需要克服或者干脆去除的欲望。而金庸比古龙、梁羽生高明之处,也恰在其对权力欲、对人性当中负面的欲望描写真实。古龙也写人欲,也塑造了一系列反派,较为成功的如上官金虹、林仙儿、快活王等,但这些人物的个性缺乏说服力,好像是为坏而坏,人性中受欲望驱使的挣扎与无奈没有得到更多描写。梁羽生在描摹人性上就更加乏善可陈,正面人物千篇一律,坏人更是坏的一模一样。稍好些的只有《云海玉弓缘》中的孟神通、《七剑下天山》中的多铎。
金庸作品中的反派则丰满立体的多。尤其是他后期的作品:《笑傲江湖》、《连城诀》、《鹿鼎记》等,其对人性的洞察与描摹,悲天悯人,已经超越了武侠小说的格局。
《笑傲》中的左冷禅、任我行,《连城诀》中的戚长发、凌思退、花铁干,《鹿鼎记》中的吴三桂、洪教主,一方面是擅作威褔、利欲熏心的权力狂,另一方面,又何尝不是为欲望所驱使,不得解脱的可怜人。最终等待他们的,却又是早已命定的结局。“只落得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
相反,金庸小说中的主角,虽然也有普通人的欲望,但权力欲却从来没有过。即使是不那么正面的韦小宝,虽然好色、贪财、市侩,人性的弱点和欲望都有,也不怎么控制这些欲望,但权力欲却于他绝缘。即使是黑白两道通吃,既当大官,又做香主,当三大儒黄宗羲、顾炎武、吕留良劝进时,他也并未飘飘然欣然从命,而是选择了归隐大理。比韦小宝人格更高尚者,就更不必说。他们或如郭靖、萧峰,求仁得仁,死得其所;或如杨过、令狐冲,潇洒隐世,遗世独立。不管是入世还是出世,都得到了人生的圆满,实现了人生的价值。
如今社会,欲望横流,人心浮躁。古风尚存者百不余一,我辈该如何自处,如果十丈红尘诱惑实在太多,心里的欲望蠢蠢欲动,无法克制,看看武侠小说,看看金庸,虽然不一定管用,至少算是一剂清凉药,可以稍微冷却一下那颗被欲望烧灼的心。
发表文章8篇 获得193个推荐 粉丝52人
寂寞开无主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