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官渡鏖兵:决定华北命运之战

作者:刘怡

2022-03-01·阅读时长33分钟

29072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6582个字,产生23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今日郑州市中牟县官渡黄河大桥附近的渡口一景。受黄河改道影响,汉末的官渡古战场已经成为新乡市黄河北岸的一片农田

曹操的序幕

当35岁的曹操在中牟县被那位不知名的亭长(负责交通和治安的基层官吏)拿捕入狱时,他并不会预见到:整整十年后,中牟这个地名还将在他的生命中再度出现,成为一场搅动天下的战役的符号,并为他的子孙“帝制自为”奠定最重要的基础。

那时他还来不及这样想入非非。被拘禁在县衙的那个晚上,他只希望尽快脱身,不至于就此死于非命。

小说《三国演义》为曹操在汉末内战中的出场渲染了一个惊险刺激的开头:他以“献刀”为名尝试刺杀乱臣贼子董卓,失败后骑马逃出洛阳城,在中牟县遭到拿捕,却被慧眼识英雄的陈宫解救。陈宫更志愿追随曹操前往陈留筹组义兵,然而因为曹操在途中无端杀害故人吕伯奢一家,两人最终分道扬镳。京剧名段《捉放曹》便是根据这则故事改编而来,曹操那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极端言论,令人印象颇为深刻。

然而在真实历史中,小说提及的那些要素却是以一种截然不同的方式组合在一起的。董卓与曹操之间并无个人恩怨;相反,在拥立汉献帝之后,他还曾经上疏保荐曹操出任骁骑校尉。两人的矛盾更多是存在于政见层面。考虑到董卓即使是在头号战略对手袁绍逃离洛阳时也没有派兵追捕,对当时只是二三流政治人物的曹操,他实在并没有给予额外重视的必要。至于曹操曾杀死吕伯奢家人一事,最早见于时人王沈所撰的《魏书》,后来在《魏晋世语》与孙盛《杂记》中也有提及。但此事绝不可能发生在曹操逃离中牟之后——吕伯奢一家所居的成皋(今荥阳市西北),位置在洛阳与中牟之间,位于后者的西北方。自洛阳逃出、欲前往陈留举兵的曹操,绝不可能在已经到达黄河渡口附近的中牟之后,再折回离洛阳更近的成皋,在吕伯奢家借宿。

宋明之间,黄河中下游曾经数十次发生大规模改道,连带也改变了沿岸城市的相对位置以及地理风貌。和东汉末年时相比,今天流经河南、山东两省的黄河河道明显更加偏南。故而尽管现在的中牟县沿用了公元前5世纪就已出现的古地名,但汉代的中牟,实际位置应在今天黄河北岸的新乡市境内。而曹操在189年九月初潜逃至此时,意外地被当地亭长当作逃避征兵的“亡人”逮捕,关入县衙。所幸该县的功曹(县令幕僚)与他相识,劝说县令杨原将其释放。数月后义兵蜂起,杨原等人也顺势归顺了曹操。至于历史上的陈宫其人,日后的确曾为曹操部将、又叛曹投奔吕布,但并无其曾在中牟县任职的记录。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刘怡

发表文章196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496人

身与名俱灭、江河万古流

中读签约作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23)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