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贾鉴
2022-08-15·阅读时长5分钟
三联中读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三联中读的执行总编辑贾冬婷。2022年8月,《三联生活周刊》迎来了1200期,在这个特殊节点上,很高兴能够为大家介绍我们全新策划的精品课《从现象出发的传播学》。
新闻与传播常常像一对“孪生兄弟”。《三联生活周刊》作为一家媒体,在近30年的时间里一直从事新闻生产。每周记者写稿,杂志下场印刷,从报刊亭交付到读者手中,新闻生产的过程即是传播的过程。
但是在今天,这个过程变得更加复杂了。读者粉丝会在微信、微博下和我们互动,本节音频下也可能会出现听众朋友的互动,每个人也不再是被动的新闻接收者,而是可以主动发布观点、状态甚至是作品,成为传播的一个节点。众声喧哗,万物连接,知识变得极大丰富,“地球村”存在于一块小小的屏幕之中,这是属于这个时代的独特烙印。于此同时,网络暴力、偏见、极端化观点、争议中的女性主义等问题也逐渐浮现……在信息时代的洪流中,我们该怎样更好地生活?也许传播学可以为我们锚定一座航标。
《从现象出发的传播学》,选取近年《三联生活周刊》的12篇封面报道。我们以这些话题作为导引,对应了12个传播学领域的重要课题:新闻生产、后真相、网络、图像、隐私、情感、偏见、平台、元宇宙、粉丝、女性、记忆。同时,我们邀请了13位国内顶尖传播学学者和从业者,共同解读这些现象背后的传播学知识。
在近几年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中,传播学因其几乎最高的录取分数线,成为当下中国最“火”的人文社科专业,吸引着无数学子报考。但一派繁荣的背后,学科焦虑却始终难以散去。刘海龙老师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教授,从2018年开始,他每年都会主编一部《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因此对传播学日新月异的变化深有体会。刘老师引用传播学者施拉姆的比喻,说“传播学像一个十字路口”,很多普通人、其他学科的学者常常从路口走过,却鲜少有人停留。在总序一讲,他将通过详实的讲述,介绍作为学科的传播学,从而为我们提供一套全新的观察视角和逻辑。
总序之后,我们会进入本堂课程的第一讲:新闻生产。历经媒介技术和环境的快速变革,也许你会好奇:谁在看三联?谁还在看三联? “流量为王”的时代,媒体又该如何保持克制?本讲中,我们邀请了《三联生活周刊》的主编李鸿谷,为我们解读“流量之上,那些更重要的事”。在这里你可以听到,作为一家老牌媒体,三联的核心新闻生产方法论是什么。
无限追寻真相的另一边,如今的互联网上却处处充斥着虚假信息、极端主义和仇恨言论。2016年,牛津词典将“后真相”评选为“年度词汇”,意思是诉诸情感与个人信仰比陈述客观事实更能影响公众观点和民意。在第二讲中,我们邀请了深圳大学传播学院教授常江老师为我们解答:如果真的就是真的,假的就是假的,那么何来“后真相”?不实信息、虚假信息和恶意信息是一回事吗?以及,算法又是如何“诱发”信息失序的?
提起网络,可能许多人的第一反应是“互联网”。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胡泳将为我们讲述一张更大的连接之网,进而带我们思考:网络真的越大越好,越密集越好吗?在网络社会,为什么反而有“群体性孤独”?技术、算法引发了的数字革命,可能远超我们的想象。
“图像”一讲的主讲人,是中读广受大家喜爱的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马凌。如今,表情包、网红风、甚至到地图app,图像思维无处不在;100多年前,当海德格尔提出“世界的图像化”时,是否有遇见现在的景象呢?马凌老师将从她的研究领域出发,告诉我们媒介学、图像学和视觉文化研究能够教会我们什么。
随着网络的出现,技术重新界定了人们交流的空间,互联网在流动意义上组织并建构起“流动空间”,也塑造了“流动的隐私”,传统“公私二元”观念下的隐私保护已经不适应个人信息在现代社会中的困境。“隐私”单元中,我们邀请了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林爱珺老师,她将回答一个关系每个人的问题:在大数据时代的全景监狱下,我们该如何保护隐私?
作为一个交叉学科,传播学和心理学的交集正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情感和偏见,就是两个十分值得讨论的议题。百年前,弗洛伊德和勒庞的著作宣告了人的非理性,那么情感传播又是如何进行的?在数字时代,我们的情感是否能被计算?为什么说“人是偏见的动物”?大众媒介的偏见有哪些表现形式?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纪莉,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洪兵将分别为我们讲授传播里的情感与偏见。
如今,“平台经济”在各种新闻媒体上屡被提及,短视频、直播方兴未艾,微博、微信、淘宝依旧是很多人生活的“必备三件套”,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志安认为,平台已经成为当下社会的“核心枢纽”,变成基础设施一样的存在。这一现象背后的社会动因值得我们深思,了解其中隐忧,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当下。
平台之后,我们把目光转向元宇宙。不少人声称,元宇宙就是互联网世界的“下一件大事”。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彭兰认为,空间和身体在以往虚拟世界中是相对缺位的两个对象,它们在元宇宙下得到了强调,也将编织虚拟与现实的新关系。那么,元宇宙将如何占用人们的“生理带宽”?又将如何影响未来的社交?元宇宙的沉浸式体验会成为“黑洞”吗?
进入文化议题,我们认为粉丝和女性是两个需要特别讨论的群体。前者在某种程度上被媒介“污名化”了,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新闻系副教授吴畅畅将带我们走进这个青少年为主的群体,思考所谓“理性追星”,这些说法背后有何社会含义。我们总在说,女性一直在被“他者”定义,从事女性主义媒介研究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特聘教授卜卫老师,将在“女性”单元中带我们重新认识:什么是社会性别?社会性别如何进入传播学领域?
最后一讲,我们会把目光放在“记忆”之上。新冠疫情从2019年爆发以来延续到现在,给许多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个体对疫情的见证,如何书写历史脚本?数十年前民族的、历史的创伤,为什么还能拨动当代人的心弦?为什么说,技术正对我们的记忆“外化”?浙江大学社会思想研究所所长,新闻与传播学系教授李红涛,将带我们剖析不只存在于大脑的记忆。
以上就是我们这次《从现象出发的传播学》音频课的大致内容。在这个注意力被各方占据争夺的时代中,我们希望为你提供一种看待世界和人的全新视角,帮助大家在信息世界中保持一份清醒和思考。下面,让我们开始吧!
从12个现象出发
透视媒介化世界的运行规则
发表文章0篇 获得1个推荐 粉丝0人
学者,现任教于上海某高校,首届行读图书奖评委。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