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东南亚的大米危机

作者:邢海洋

2018-02-24·阅读时长9分钟

561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4768个字,产生5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孟加拉人阿卜杜尔像越来越多的农民一样转变成渔民。由于海平面上升,稻田被海水侵入,不再适合种植水稻 )

半杯大米

4月8日,当菲律宾——全球最大的稻米进口国宣布将进口100万吨大米的时候,大米价格连续第4天破了纪录。芝加哥交易所大米涨到了每100磅21.60美元,比一年前的10.08美元翻了一番还多。

席卷菲律宾的米荒愈演愈烈,排在政府授权出售粮食的米店前长长的队伍刺激着投资者的神经。整个马尼拉约400家国家粮食署授权出售大米的粮店,每天都是一大早就排起了等候的长队。由于供应不足,国营粮店经常无米可卖,连日来更是每周最多营业3天。为防止抢购囤积,粮店从今年2月起规定每人每天限购3公斤,并靠在手指头上用墨水做标记杜绝重复排队。国营粮店出售的平价大米仍保持价格稳定,每公斤18.25比索,约合人民币3.05元,自由市场上的大米价格则飙升了8~10比索,最低也要卖到每公斤30比索,有的甚至高达50比索。

文章作者

邢海洋

发表文章503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966人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投资物语专栏,还关注地理环境变迁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中国粮食安全的现实与未来

727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5)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