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迟到的3G与TD的代价

作者:黄燕

2018-02-24·阅读时长6分钟

474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175个字,产生7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2004年11月,沃达丰推出全新Live服务,消费者将会享受到更好的3D游戏、音乐下载服务 )

一个157开头的手机号意味着什么?如果不是电信业内部的“友好用户”,机主就是中国3G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六万分之一的幸运儿。4月1日,中国移动在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沈阳、深圳、厦门和秦皇岛启动了TD-SCDMA(以下简称“TD”)社会化业务测试与试商用,立刻被公众解读为“3G放号”。当天,北京多家营业厅的号码在几小时内被一抢而空,6款TD手机、2款上网卡都出现断货,位于清华南门的3G体验厅甚至在3月31日半夜就迎来了排队的客户。

如果把这6万人放到中国5亿多手机用户中,就像在沙漠中泼下一杯水,瞬间就会消失。走出营业厅的首批用户们发现,自己很难找到呼叫对象,只有6款TD手机可供选择,覆盖范围小、上网速度慢,特别是视频通话,这一曾经被媒体大力宣传的3G特色业务仍然不够稳定。面对用户的不满,TD产业联盟4月10日发出一封言辞恳切的公开信,请外界对中国3G再多一点耐心和宽容,毕竟这次放号只是“试商用”。此前5个月,中国移动首批采购的6万部TD手机中,大约2万部发给了运营商挑选出的“友好用户”,其余才进入社会化放号。“TD在技术上已经达到商用要求。”TD产业联盟秘书长杨骅对外表示,“试商用将促进产品和业务应用的成熟,并刺激整个产业链加大投入力度。”现在产业联盟中的48家企业正处于最紧张的关键时期,每家都在积极研发提升产品性能,“谁都不想因为产品不够强被运营商淘汰下去”。

TD依然是业界关注焦点,可持续了几年的3G热却早已冷却,这听起来有些自相矛盾。“电信业公认的说法是10年一代,3G技术已经相当成熟,现在学界关注的是七八年之后才会应用的4G。”原信息产业部传输研究所无线与移动部主任万屹告诉记者。实际上,直到两三年前,3G都还是整个电信业最热门的话题,摩托罗拉、爱立信、西门子、高通都曾力推中国上马3G,结果几年过去,3G牌照依然“待字闺中”。于是曾经风光无限的中国市场从增量变成了存量市场,而印度、非洲等新兴市场逐渐成为跨国公司的新宠。许多人都还记得,以推动3G上马为主旨的游说活动在2004年后达到了高峰,那时有关3G的大小论坛每年不下10个,而现在就连一年一度最大规模的电信展也只能用“冷清”来形容。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黄燕

发表文章0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0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中国粮食安全的现实与未来

727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7)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