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舒可文
2018-02-24·阅读时长5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768个字,产生7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太空梅》
)
看,是一种选择,审度物与物、物与我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由观看的方式所组织。专门写过《观看之道》的约翰·伯格说过:我们看事物的方式受知识和信仰的影响。由知识、信仰所指导的观看方式决定了我们所看到的景观和世界,接受了任何一种观看方式都会使人们习惯于在一个难以摆脱的狭隘深渊来观看物、事、世界。
我们越是提高自己对事物的理解力,以超越自己的视觉局限,很可能反而越远离了我们与事物的关系。所有事物在这种理解之下往往不再具有各自的独特性,成为被驯化的奴隶,成为人的思想的遗物,而每个人所看到的事物也以共识为标准形象。这是一个成人的世界。成人的观看中通常已经对所有的物进行过折算,折算成符合相关知识的解释,或折算出其约定而成的象征性。于是人成了物的饲主,它们之间交往变得程式化。关于物,只有儿童会提出令人难以言表的问题,在物与物、物与人之间建立更丰富的关系。因为在他们那个未被规划的世界里,物也是未被规划的,一个儿童可以自行组织他自己的观看序列,而成人已经远离了这个世界,不论你怎样理解和观察,所看到的无非是越来越加固的成见。不论如何集中注意力,也很难挣脱习惯的势力,尤其是,我们是多么的依赖这种使我们得以偷懒的势力,结果就是世界成了“他者”,与人失去了“我与你”的伦理关系。艺术曾经建立起了这种伦理关系,当艺术道路越加丰富的时候,建立这种关系的绘画被历史化了。
所以尹齐的画在人的心中引发一种怀念,怀念一种观看方式,或人与世界的对话关系。他的画是为“看”这个行为而存在的,所以在这种绘画中形式问题不重要,画面上也少有判断、焦虑、怀疑、分析等情绪,因此也难以形成构成图像的力量,而是通过对物的观看,发展出一种意愿。
发表文章1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27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