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航母要过“紧日子”?

作者:宋晓军

2018-02-25·阅读时长3分钟

349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813个字,产生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福特号”航母电脑合成图 )

美国是否再次印钱?中国航母是否开始海上的航行试验?是周末饭桌上谈论最多的话题。写专栏的好处就是一些问题有案可查。虽然我在2009年第4期《三联生活周刊》上写的《奥巴马如何消除“航母赤字”?》一文中没给出答案,但当今年8月5日晚上看到美国劳工部公布的7月非农就业新增了11.7万岗位后,我脑子里的答案似乎清晰了一些:为了航母继续印钱?如果这个答案确定,中国正在准备进行海上试航的航母是否要加快些步伐呢?

7月29日,矗立在纽波特纽斯造船厂12号干船坞里的美国新一代核动力航母“福特号”接到了一个5.04亿美元的后续合同,这不仅意味着这艘已完成50%工期的巨型航母可以继续为其直接工作的工厂提供5000个就业岗位,而且还意味着继续为分布在40多个州的配套厂提供2.4万个就业岗位。而这一天,刚好是美国政府公布前6个月的经济增长只有0.8%的日子。其实,要追溯美国为什么会在“钱紧”的时候还坚持建造成本不断上升的航母的渊源,还要回到上世纪80年代初里根执政的年代。30年前的1981年里根入主白宫时,针对严重的经济困境(1981年第4季度平均失业率为8.3%),里根推出了以发挥市场调节机制、减税优先、压缩政府规模、平衡预算、货币主义为内容的经济政策。与此同时,他还推出了一个建造600艘舰艇的庞大计划。其结果就是,美国的军事开支从1980年的1359亿美元上升到了1985年的2515亿美元,平均年增长率接近11%,占政府预算的比重从29%上升到了35%。在这期间,尽管有很多国防部官员和民主党议员要求削减国防开支以实现平衡预算(更直接的要求还有将满载排水量达10万吨的“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停建,而改为建造吨位小的常规动力航母),但因遭到里根内阁和支持军火公司的国会议员的反对没能兑现。

有意思的是,里根的第一个任期内,与目前奥巴马政府的境遇很相似,国会两党虽然都同意平衡预算,但是民主党要求增税、削减国防预算,而共和党则反对增税和削减国防预算,支持削减社会福利。在1984年11月总统大选时,虽然民主党的总统候选人蒙代尔(Walter Mondale)因力主增加税收实现预算平衡败北,但是第二个任期的里根政府仍要面对不能削减包括已经铺开摊子建航母在内的军费和赤字不断上升的局面(当时的国债上限是2万亿美元)。2005年12月,美国国会通过了3名参议员联合提出的《1985年预算平衡和赤字削减法案》(格拉霍法案),法案的大致内容是:当以前所有有关削减财政赤字的协议没有得到落实时,政府要连续5年全方位地削减联邦支出直至赤字为零。尽管几乎所有国会议员都认为这个法案中设定的削减支出的程序愚蠢之极,但国会还是高票通过了法案。而这正是美国走上了不得不靠发债印钱建造大型军事装备不归之路的真正源头。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宋晓军

发表文章224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547人

著名军事评论家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宋教仁

民主政治的开始与失败

950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4)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