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思雪
2023-09-24·阅读时长3分钟
[英] 汤姆·肖恩 著
李思雪 译
后浪电影学院、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23年
克里斯托弗·诺兰——当今世界最受瞩目、最具话题性的电影导演之一,凭借《蝙蝠侠》三部曲、《盗梦空间》《星际穿越》《敦刻尔克》等极具个人风格的大片,屡屡创造口碑、票房双收的神话,他本身已然自成一个品牌。本书将深入探索他的作品、他受到的影响,以及他神秘的成长经历。哪些作家、导演和艺术家曾带给他启发?他迷恋何种独特的主题与形象?每部作品有着怎样的灵感来源和幕后制作故事?他如何解读自己那些烧脑大作的谜底,又怎样面对业界、媒体和观众的反应?
TIPS:
1. 资深影评人汤姆·肖恩与诺兰相识逾20载,获得了这一空前机会,对后者进行跨越3年的独家深度专访。本书由对话访谈和肖恩的论述交织而成,得到了诺兰本人的全力支持配合,以罕见的亲近视角回顾了诺兰的个人生活,梳理其电影生涯的发展轨迹,探寻其杰作背后的魔力所在。各章以诺兰着迷的母题(“时间”“空间”“幻象”“梦境”等)结构成文,由导演亲自解说其11部长片与4部短片,深入挖掘剧作、配乐、美术、摄影、剪辑等各个环节的匠心。诺兰也前所未有地将自己的笔记、故事板、概念手稿(包括新作《信条》的手稿)以及片场照、生活照公之于众,首度如此彻底地敞开心扉。
2. 克里斯托弗·诺兰,1970年出生于英国伦敦,父亲是英国人,多年从事广告业;母亲是美国人,曾经是空乘,后来成为一名教师。诺兰的童年散落在英国伦敦和美国芝加哥两地,在大西洋两岸搬来搬去,电影成了他一直以来的归宿。他在电影院里看了《星球大战》、《夺宝奇兵》、《2001太空漫游》的重映,因为坐得离银幕太近,他清晰记得胶片的颗粒和影像的形变。后来,他在巴罗希尔斯天主教预备学校的舍监小屋电视上看了《银翼杀手》的盗版录像带,让他意识到“导演”才是决定电影叙事和风格的关键,并下定决心,这就是自己想要从事的工作。年少的诺兰拿着父亲的超8摄影机,在自家地下室里,和发小用动作兵人玩偶、装鸡蛋的盒子和卫生纸卷,在乒乓球桌上撒面粉,重现类似《星球大战》中的战斗场景。其中一名发小罗科·贝利奇,在看了《星际穿越》的预告片之后,打电话对诺兰说:“那些镜头和我们小时候拍的几乎一样。”或许偏爱摄影机实拍特效的种子从童年起就种在了这位导演心中,并贯穿了他直至今日的职业生涯。
3. 英国和美国,诺兰的两个故乡,也是他内心世界林立并行的两种景观,终极决定诺兰影像中的建筑、结构和社会关系。肖恩在本书中创新性地提出一个观点:理解诺兰作品的最佳方式,就是尝试理解诺兰如何在两座相距几千英里的建筑之间,绘制一条路径或者架起一座桥梁。将两者调和一番,你就会得到解读其作品的关键线索。这两座建筑,一座是诺兰在黑利伯里与帝国公职学院寄宿时的宿舍,一个进深长、消过毒的营房式单层建筑,两排平行而立的铁架床,上面睡着年龄从小到大排列的男学生们。另一座则是芝加哥的西尔斯大厦,坐落在芝加哥市中心卢普区,高达442米,对4个州县之外的风景一览无余。横向扁平的宿舍象征着每个人在体制中的等级秩序,而纵向耸立的高楼象征着个人的全知视角和处尊居显。全景监狱与摩天大楼,禁闭与解放,疏离与归乡——将两者的影像重叠并置,将所有的矛盾都内化,你就非常接近诺兰世界中那不可能实现的视角了:在19世纪英国和20世纪美国的景观之间穿梭,带着早期工业化的隐喻,也无所不在信息时代的谜题。
|译者发声|
译者的翻译故事和译后心得往往是最懂原著的一手感悟。好多译者都是被案头耽误的好声音,妥妥地讲故事潜力股。欢迎订阅收听呀!
制作人:筱诗|审校:南希|剪辑:译丹
发布时间:2023年9月24日
发表文章0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0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