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我在印度遇到的朋友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2-25·阅读时长17分钟

1790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8862个字,产生5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 吴苏媚)


( 1952年,特蕾莎修女在一座印度庙的旁边建起了“垂死者之家”,让穷人得到应有的爱和人的尊严(摄于1976年) )

我坐汽车前往曾经的法殖民地本地治里Pondicherry。多年前,奥罗宾多和法国女子米拉·阿尔法萨在本地治里的奥罗维尔联手建立理想国。奥罗宾多是印度著名的哲学家和瑜伽导师,卒于1950年。他曾就读于剑桥大学,一度很有政治抱负,后来转向了精神追求,创立了新宗教流派,即“整体吠檀多”理论体系。宣称宇宙是由现象世界和超越世界两个世界所组成,超越世界由现象世界演化而来。

本地治里很有法国腔调,街区纵横交错,呈整齐的方形。墙壁刷得洁白,某些街区呈现出印度城市难得一见的空旷感。旅馆墙上挂着法国阿妈米拉·阿尔法萨的照片。奥罗宾多过世后,她的威望扶摇直上,也被视为圣人。

本地治里10公里外是奥罗维尔。当年印度政府划了一块地给奥罗宾多和阿尔法萨打造理想城市,这里曾经掀起过轰轰烈烈的植树运动,无以计数的西方人从世界各个角落而来,献身于奥罗宾多设计的终极梦境。奥罗宾多希望能够超越性别、人种、国家的界限,在这片自由平等的土地上,升华人类的精神。

文章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

发表文章6017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942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性感的怀旧

梦露逝世50周年

1102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5)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