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薛巍
2018-02-25·阅读时长6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404个字,产生17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薛巍)
( 加缪 )
萨特与加缪的异同
剑桥大学讲师安迪·马丁在《拳击手和守门员:萨特与加缪》一书中说,萨特和加缪有许多共通之处。他们都很小就失去了父亲,都很风流,都认为人类的境况是一个矛盾。萨特说:“我不是我所是。”加缪说:“我是自己的陌生人。”二人都认为有世俗超越的可能,相信即使没有上帝,个人的生活也能有意义。换言之,二人都是存在主义者。但马丁着意的是他们的差别:加缪46岁时死于车祸,萨特享寿75岁。萨特多产,加缪则是“零度写作”。加缪接受了诺贝尔文学奖,萨特拒绝了。最后,加缪长得很帅,萨特很丑。
《纽约客》的戈普尼克说:“加缪非常帅,是存在主义的唐·德雷珀。加缪访美时,给他的法国出版商写信说:你知道,我随时都可以签一个演电影的合同。看看加缪上世纪40年代的一张照片上,领子竖着,头发往后梳,嘴里叼着一根烟,长长的吸引人的面庞,灵敏、温暖的目光,你就明白为何人们不仅把他看做一位圣人,也看做一位明星。”加缪的女儿凯瑟琳·加缪的新书《加缪:孤独与团结》基本上就是一个影集。戈普尼克说:“对心灵来说长相很重要,聪明人的聪明通常是对其相貌缺陷的补偿,哪怕不过是鼻子太大或者长了一对招风耳。相貌丑陋而用功思考的人,如苏格拉底和萨特,是在用他们的头脑去弥补他们长相上的不足。加缪有一次看到萨特拼命向一个漂亮女孩示好,便问萨特为何不能像他那样从容一点。萨特说:你看过我的脸吗?当长得帅的男子或漂亮的女性从事脑力工作时,我们会对他们刮目相看,因为我们知道,他们本可以选择靠脸吃饭的道路。”
发表文章583篇 获得2个推荐 粉丝4980人
江湖人称“贝小戎”、“小贝”,读书万卷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