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斌
2018-02-25·阅读时长4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138个字,产生5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张斌)
有一种理论说,奥运会东道主因为尽得地利人和,金牌和奖牌总数会较之以往至少提升25%。以此,并不能完全理解最近两届夏季奥运会东道主中国和英国井喷式的增长,都是至少50%的增幅,北京相比于雅典奥运会时的32块,则是六成之多了。英国人开赛前不太提金牌,只是想在奖牌数量上追求70块,结果是65块,比北京奥运会的47块,提升了40%。英国式的“金色夏天”主要体现在29块金牌上,很像是北京奥运会时的我们,最后一天还在向拳击要金牌。我们的38金实际上还是极其符合“25%理论”的,伦敦与北京相比,我们回调的就是25%。
国际奥委会在评估北京奥运会承办工作的总结报告中有一句话很有感染力,一旦成为奥运城市,永远都是奥运城市,北京如此,伦敦如此。一旦拥有8月8日,这个中国人定义的奥运会开幕日,每个夏日里,都能以此做出些奥林匹克的动静。今夏8月8日,北京在庆祝曾经的“奥林匹克夜”。英国人也在狂欢,截止到这一天的22块金牌让他们可以自豪地说,这就是104年间属于大不列颠的奥林匹克巅峰时刻,上一次有此佳绩还要上溯至1908年伦敦第一次办奥运会。
我收集了8月8日多份英国报纸,最夸张的是《太阳报》头版上集萃了22块金牌,让人眼冒金星;《每日邮报》用了《最伟大》的标题来赞誉6金的传奇诞生,场地自行车传奇人物霍伊爵士正式超越雷德格雷夫成为英国的“奥林匹克先生”,闭幕当天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都曾赞叹,伦敦奥运会让其本人印象至深的就是霍伊在领奖台上的泪水。开赛最初几日,英国人苦等金牌,却接连不得,媒体甚至要用“保持冷静,坚定向前”来彼此鼓励,你要知道这句话是“二战”期间政府鼓励国民坚韧抗击德国人入侵的战时口号。英国人从苦等金牌中穿越而过,如今煞是豪迈。卡梅隆表态说,对于英国竞技体育的投资不会减少,将继续保持高水平直至2016年的里约热内卢奥运会。北京至伦敦这个周期,英国人花在奥运备战计划中的资金达到了3.12亿英镑。
发表文章316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598人
中国中央电视台主持人,体育评论员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