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财政悬崖”上的F-35

作者:宋晓军

2018-02-25·阅读时长3分钟

471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874个字,产生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 宋晓军)


( 美国下一代战机——F-35 )

北京时间8月10日凌晨,在伦敦奥运会的金牌榜上美国再次超过了中国。与此同时,一些“嗅觉”灵敏的媒体出于吸引眼球的需要,马上开始准备热度持续了一年多的美国对中国实施军事“围堵”的话题。但与此相反的是,一些军事迷们却在关注两天前奥巴马签署的《封存透明法案》(Sequestration Transparency Act)。由于这项法案要求国会在30天内列出未来10年削减1.2万亿财政赤字的具体项目,因此军事迷们认为这其中可以一窥美国下一代战机——F-35的命运。

自2011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的《预算控制法案》裁定未来10年封存包括4870亿美元国防费的9710亿美元财政开支后,剩下要封存的近1.2万亿美元财政开支额度必须要在2013年1月1日见分晓。因此,美国媒体将这笔数目不小的财政封存与同日到期的减税政策称为“财政悬崖”。简单说,没有足够的税收就不能增加财政开支,而财政开支的非强制性开支中的大头就是国防费,国防费的下降必然要影响下一代战机的订单。值得注意的是,在奥巴马签署法案的第二天,F-35战机的主要动力(F-135涡轮风扇发动机)提供商普惠公司的总裁大卫·赫斯(David Hess)就做出了“逼宫”的反应。他强调,若国会拿不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一旦1.2万亿财政开支被封存,国防费在10年内至少将再下降5000亿美元。为此,他必须提前考虑裁员的问题。他强调由于封存财政开支迟迟不见分晓,普惠公司将考虑对F-35发动机的投资和裁员数百名员工。而根据《劳动者调整与再培训通知法案》(WARN),企业必须提前60天通知被裁员的员工。

事实上,赫斯的“逼宫”反应并不是空穴来风。在7月15日由美国航空航天工业协会公布的一份题为《2011年“预算控制法案”对国防相关企业经济影响》的报告中,已经详细预测了跳下“财政悬崖”后各州军工产业裁员的情况。除了普惠公司外,此前F-35的主承包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也抱怨,若国防费因政府被迫跳下“财政悬崖”而削减,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可能考虑裁员1万名。当然,关注“财政悬崖”的还不仅仅是生产商。比如拥有17家可容纳1100个岗位的F-35配套商的亚利桑那州,最近也是忐忑不安,因为在新的空军编制调整计划中被指定为F-35训练基地的卢克空军基地原位于该州。按照原计划,将有72架F-35于2013年秋天抵达这个有71年历史的训练基地,这一“成果”每年会为州政府和联邦政府增加1700万美元的税收,同时为迎接F-35扩建卢克基地的保障设施所投资的1.1亿美元,也可为当地提供2290个建筑业就业岗位。这恰恰都是亚利桑那州参议员麦凯恩(John McCain)和凯尔(Jon Kyl)最近不断四处游说要求国会拿出避免跌入“财政悬崖”措施的真正原因。

文章作者

宋晓军

发表文章224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547人

著名军事评论家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性感的怀旧

梦露逝世50周年

1102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4)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