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QFII指引的方向

作者:邢海洋

2018-02-27·阅读时长3分钟

363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741个字,产生8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 邢海洋)

证监会新增QFII额度500亿美元,使之从300亿增至800亿美元。为扩大投资者队伍,涨水以载动市值20万亿的股市大船,证监会可谓不遗余力:先从地方养老金入手,现在又唤来海外养老金的救兵。但如果把这“500亿美元QFII+500亿人民币RQFII”当做针对股市的救市,未免高估了股民的能量。人民币升值压力解除后,一系列资本账户开放的措施都在择机出台,QFII大扩容的影响则需以更长远的眼光观察。

QFII曾经经历过两次扩容,第一次是2002年底创设时的100亿美元,第二次则是2007年QFII全线唱空A股时,在中美战略对话上获得的200亿美元的额度。2002年沪深股市的流通市值2万亿,如今20万亿,10年市值放大了一个数量级,QFII的扩容远落后于股市扩容的速度。即使是QFII与股市规模同步,恐也难撼动A股的既有轨迹。更不用说,如今QFII持股占A股流通市值为1.09%,在专业机构投资者所占的15.6%中只是个微乎其微的零头,不用说也无法和自然人的26.5%比,更和企业法人的57.9%没法比。虽则QFII额度一下子放大了近3倍,其占A股流通市值的比例有可能超2%,但对A股投资者的结构并未带来实质性影响,A股产业资本独大的局面仍难有改变。且证监会对境外合规机构的审批不会一天内完成,QFII大扩容的影响只会是逐渐显现。

在资本项目开放的过程中,QFII制度是相当浅近的一步,若管理者的“拿来主义”只限于引入资金而非制度和管理理念,QFII不会导向资本账户的开放。故而,管理者对QFII的态度,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执政当局对资本项目开放的态度。由于A股的QFII受台湾QFII政策的启发很大,且两岸证券市场的可比性较强,不妨从台湾QFII创设10年的经历来比照A股,观察A股开放历程的独特之处。结果不免令人吃惊:1990年台湾股市暴跌近万点,次年台湾推出具有很强救市色彩的QFII,当年核准金额仅为5.22亿美元,2000年则近500亿美元。台湾QFII启动后的很短时间内便放量,QFII从不足到有余只过渡了几年,5年后实际汇入金额占核准金额的比例便降低到50%以下。随着台湾股市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QFII累计汇入外资额占总市值的比例从1991年的0.38%逐步提高到2002年的13.78%,外资占比接近成熟的资本市场。

文章作者

邢海洋

发表文章503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966人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投资物语专栏,还关注地理环境变迁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煤炭大亨的崛起

资源争夺与财富聚散的山西故事

843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8)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