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谢九
2018-02-27·阅读时长3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651个字,产生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谢九)
3月20日,国内成品油价格再次上调,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汽柴油价格超过8元/升,国内油价开始进入8元时代。而在2005年中旬,国内油价还不到4元,不到7年时间就实现翻番,如果和同期通货膨胀指数相比,油价的涨幅显然大大超前。
每一次油价的上涨都会带来社会公众的抱怨,而这一次进入“8元时代”之后尤甚。发改委似乎也满怀委屈——我们已经延迟了调价的时间,并且控制了涨价的幅度。但公众并不领情。在国际油价持续高涨的背景下,发改委左右为难的窘境越来越明显,如果提价幅度不够,“两桶油”会以炼油业务亏损为由施压,并且挟垄断之力在市场上制造油荒,如果涨价幅度过大,又会淹没在公众的口水之中。
一直以来,政府部门对于各种过快上涨的物价都严加控制,小到菜价大到楼价,不惜以各种市场化或非市场化的手段抑制涨幅,但在调节油价上,发改委已经显得越来越力不从心,其中最重要的原因,自然还是和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有关。
发表文章412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3689人
在嘈杂的时代独立思考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