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伟
2018-03-16·阅读时长5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703个字,产生6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江南三部曲》,最后一部《春尽江南》,与前两部比,到了世纪末,再无理想主义的支撑,因此就显得有点弱。第三部的主角是谭功达与张金芳畸形结合的成果谭端午,端午本为正,可他一出场,就在中秋月夜的招隐寺,与19岁的单纯文学少女秀蓉肌肤相亲后,撇下正发起高烧的她,拿走了她口袋里所有的钱,凌晨乘火车回了上海。招隐寺这地名在前两部都没出现过,格非显然要赋予它一种意味——谭端午拿到硕士学位,阴差阳错,就错过了留在上海的机会,回了老家。一年半后,他与秀蓉在百货店相遇,秀蓉脱胎为“家玉”,两人一个月后就结了婚。
这部小说,谭端午竭尽全力,似乎就为了让自己成为一个无用的人,成了无用之人,才能成为他自己。他本是诗人,丧失激情后,在无所事事的地方志办公室上班。整部小说,其作为就是伴随他所喜欢的古典音乐,读完了欧阳修的《新五代史》。格非显然有意要设置这样一个背景——欧阳修30岁后,用了近20年修《新五代史》,是因感叹五代“礼崩乐坏,三纲五常之道绝,而先王之制度文章扫地而尽于是矣”。小说结尾,谭端午读完这部《新五代史》后,格非强调,书中有两个地方令其“触目惊心”。之一是,书中提到人物死亡,大多用“以忧卒”三字带过,“让人对那个乱世中芸芸众生的命运,生出无穷遐想”;其二是,对那个时代的长叹,“呜呼一出,什么话都说完了”。格非在小说叙述中,专门还借用陈寅恪对这部书的评介:“欧阳修几乎是用一本书的力量,使时代的风尚重返淳正。”那么,他写的就不是“尽”了。
发表文章122篇 获得14个推荐 粉丝1545人
《三联生活周刊》前主编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