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节假日改革:“扩大内需”的一次告别

作者:吴琪

2018-05-17·阅读时长7分钟

462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760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为了避开“黄金周”的拥挤,不少人选择了境外旅游 )

三联生活周刊:1999年实行“黄金周”,好像是对中国老百姓度假观念的一次普及。现在回想,买房啊、贷款啊、大学扩招、旅游消费这些新名词,在当时颠覆了普通百姓的经济观念。

张辉(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发展研究院院长):1997年和1998年中国的经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经济更疲软,内需不足。国家经过讨论,要形成四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商品房为主的房地产业发展,带动建材等行业;以手机为主的通讯产业,带动IT和电子产品;以家用汽车为主的交通行业;以旅游为主的服务行业。前三个都是对物的消费,对商品的占有和使用,最后一个是对服务的消费。把旅游纳入经济增长点,也是考虑到当时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人们需要一种反城市化和反工业化的生活,需要外出散散心情,四处走走。旅游需要时间,而在我国私人假期缺失,因此就启动了“黄金周”。

蔡继明(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假日改革课题组负责人):这些制度确实和当时的宏观经济背景相关。1997、1998年出口下降,外资萎缩,外需受到严重冲击。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依赖出口的国家,在经济面临外部负面冲击下,拉动内需显得非常急迫。

文章作者

吴琪

发表文章49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284人

《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许三多,简单主义

一个被拟真化的角色

497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