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伦勃朗与荷兰的黄金时代

作者:苌苌

2018-05-17·阅读时长9分钟

410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4995个字,产生2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展览上的伦勃朗作品《圣彼得不认主》 )

上海博物馆的展厅特意为这场展览刷了一层绿漆。加上柔和的光束,就很容易衬托起展品卓尔不凡的气质。由于一场开始于2003年底,将持续7年的大规模翻新扩建工程,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的一些藏品首次走出荷兰,在海外巡回展出,去过了美国、澳大利亚和日本,这次来到上海。伦勃朗的作品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收藏有20幅伦勃朗的大作,这次拿出了十分之一,两幅油画和数幅小版画。展览名称似有“挂羊头卖狗肉”之嫌,但也反映出普通参观者的心理——“只认第一,不认第二。”

以黑暗来绘成光明

伦勃朗为人所赞叹的是他在描绘光暗对比时的独特技巧,有人说他以黑暗来绘成光明,而他刻画故事时表达感情的能力无人能及,作品充满人道的思想和人文热情。这次展出的两幅油画作品之一的《东方人》创作与1635年,那时,伦勃朗刚到阿姆斯特丹定居不久,他创作了大量肖像画,大部分为公开市场所作。画中东方装束的男子,裹着厚厚的头巾,眼神凝视着观看者,努力装扮成一个东方王子模样,因为那张脸还曾出现在伦勃朗以学者为主题的一幅肖像画上,应该是个专业模特。据考证,当时的东方人是从来不把金链如此那般地缠绕在头巾上的,那种缠法完全出于伦勃朗的想象,可能为了展示一下他描绘“闪闪发光”的技术,或者和幽暗的背景产生对比。画中男子棕色披风上的金线有点失去了原来的光泽和质感。由于风格迥异于他的历史题材作品和受委托的画作,人们对作品的真实性产生怀疑,只有画上的签名可以确定是真的出自伦勃朗的手笔。

文章作者

苌苌

发表文章0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0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许三多,简单主义

一个被拟真化的角色

497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2)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