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白宝山的真实人生

作者:葛维樱

2018-05-23·阅读时长8分钟

2128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4182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大小子和枪

73岁的王凤英右手一直拿着一个红色打火机,她抽过滤嘴香烟,说起大儿子白宝山,总强调“我那大小子是个老实人”。她和老伴住在北京市石景山区模式口的一个小区里,二楼一套50平方米左右的两室一厅,老夫妻与三儿子、媳妇和小孙子一起住,一家全是首钢工人。1957年出生的白宝山几乎没住过这间房子,他的亲生父亲去世早,王凤英一人靠工资养活他的两个姐姐、他和刚9个月的二弟,还有在河北老家的姥姥。“一天9毛钱工资,养活6口人,早起打草卖钱,连续4年我都没睡过整觉,连酱油都没吃过。”因生活艰难,王凤英改嫁给同在首钢工作的工人老梁,之后又生了一个儿子。

家里条件差,白宝山从小送到河北农村,13岁才回北京上小学。在白宝山的继父老梁眼中,那时的白宝山老实,“给他5斤粮票都不知道怎么用”。13岁的白宝山个子高,与比自己小五六岁的孩子坐在同一教室里上一年级,自尊心受到很大伤害,三年级就辍学。王凤英则对此愧疚,“那时太穷了,几个孩子每天早上都要跟我去打草卖钱,他力气大又肯干,主要帮我干活了”。三年级时,16岁的白宝山退学到街道的酱菜厂做杂工。1976年,他18岁,正式被石景山区第一电碳厂录用,成为装卸工。那时他已长成一个1.8米的大个子。

文章作者

葛维樱

发表文章52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022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史玉柱在赚谁的钱

《征途》与黄、白金搭档

546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