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实现与现实的不等式

作者:舒可文

2018-05-23·阅读时长6分钟

518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122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W剪刀 《W剪刀》的设计功能与传统剪刀相反,合拢剪柄时剪刃张开,张开剪柄时剪刃合拢。使用者的相应神经系统与生理机能获得相反的应用。 )

如果这个大房子不标出是个画廊或美术馆,八成误入其间粗粗扫视一圈的人会把王鲁炎的作品当做是工厂的成绩汇报展。两个展厅的主要空间里顶天立地是两个巨大的钢铁装置,一个是《被锯的锯被被锯的锯锯》,另一个是两把各两吨重的巨大的《三角尺》,四周墙上挂着的是各种机械的设计图,如鸟笼、注射器、自行车、螺丝钉、手表、开塞器、游标卡尺、圆规、门窗开关器、手枪、坦克车等,还有更原始的画在普通笔记本上的设计草图。

然而不会有真正误入其中的人,因为王鲁炎的名字并不是一个能招揽观众的符号。事实上,对于艺术这个行业,他是一个几乎隐退的人,所以,来看展览的多数不是如时下很多展览上那些捧场的,也不是出于评判而寄予期待的,更多是出于好奇。从6月在北京阿拉里奥画廊开始的展览,到现在移到深圳何香凝美术馆,这段时间对这个展览的好评一直持续着——几年来最好的展览。但要细致追究却发现,处处会遇到评价的困境,容易听到的词汇是,观念的强度,严谨的系统,对现代工业化的批判等等。

王鲁炎最出名的作品是1992年开始的对自行车的改造设计。他在自行车后轮增设了两个飞轮,飞轮的内部结构做了改动,使自行车原有的机械性能和设计目的发生了改变,这种“W自行车”向前骑时是向后走的。1995年他改造的3辆自行车作为“样车”在日本大阪、东京的“新亚洲艺术展”巡回展出,当然试骑的观众马上感觉到以往的经验完全失效了。第二年,在澳大利亚,他用当地的20辆自行车改造成他的“W自行车”,在昆士兰现代艺术馆第二届亚太三年展现场“展销”,这批“W自行车”按自行车的价格,而不是艺术品的价格售出,在王鲁炎的设想里,是为了让这些自行车重新进入当地生活。转年他在北京又改造了25辆,在北京首届当代艺术学术邀请展上“试用”和“展销”,并在现场做了“试用”调查:试骑者被迫放弃过去经验,探索新方法,反经验过程令试骑者不适。那么购买的动机是什么呢?后来在巴西圣保罗的一个展览上,他仿做了一则商业广告:“你想去你不想去的地方吗?W自行车独有的向前骑时向后走的机械功能可以使你梦想成真!”

文章作者

舒可文

发表文章1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27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史玉柱在赚谁的钱

《征途》与黄、白金搭档

546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