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T恤——身份宣言与第二皮肤

作者:朱步冲

2018-05-25·阅读时长5分钟

890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962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1976年,设计师米尔顿·格拉泽推出“I Love NY”T恤 )

虽然大多数“T恤编年史家”都认为,1942年,为了让腋下汗水迅速风干,美国海军为它的士兵设计了白色圆领的T字短袖衬衣,宣告了这一今日每个人衣柜中的必备之物的诞生。但如果我们追本溯源,就会发现T恤实际上是19世纪内衣革命的产物。工业革命使得棉纺织品逐渐取代了亚麻,由于自行车、游泳、网球等户外运动的逐渐流行,内衣开始率先转变为可以暴露在外的临时运动服装——短统内裤演变成了拳击短裤,棉制短袖内衣则成了运动外套,从而一举消除了公共领域和私人空间在身体上的隔阂。

为了适应这种全新的需要,内衣不再以“束缚”为卖点而强调舒适与妥帖。不过,公众的道德热情仍然持续了一段时间,美国网球明星邦尼·奥斯丁在40年代中期参加全美锦标赛时,下了很大决心才说服自己成为第一个以“短打扮”亮相的选手:“尽管我早就知道短裤对运动员来说有健康、舒适和合理的特点,但我仍然在卧室里坐立不安,一会儿穿上短裤,一会儿又把它脱下来,这种哈姆雷特式的踌躇折磨了我半天,最终我终于鼓足勇气穿上了短袖衫和短裤,并用一件大衣将它尽可能遮住。我以这身打扮忐忑不安地走过饭店大堂,终于,一位神色紧张的行李员跟了上来,一边盯着我大衣下面露出的光腿,一边对我耳语道,‘先生,我想你忘记穿裤子了’。”棒球、橄榄球等相对蓝领阶级的运动都曾抵制过短袖外套:1928年波士顿红袜队的选手们身穿短袖衬衣上场比赛时候,甚至有球迷愤怒地退场抗议。

最终使得T恤被大众接受,成为可以独立出现的穿着衣物的原因,倒确实与二次世界大战有关。汽车、坦克与飞机的大批量应用,使简洁、流线型、防水抗风的服装成为必须,从而迫使在海陆空战线上厮杀的男性也在经历着一场服装上的革命,不仅如此,战时紧张的物资供应也为T恤的登堂入室提供了正当理由:1942年,英国贸易协会主席休·多尔顿主持的“标准化实用服装”方案推出,连皇家海军女子服务队的成员也身着劳动布短袖上衣和长裤从事农业劳动和军火生产。同年7月13日的美国《生活》杂志封面既像是崇高的爱国主义宣传,又像是一次全新的身体政治解放宣言:一名头戴热带便帽、手提勃朗宁重机枪的美国大兵,身穿一件写有“空军炮术学校”的白色T恤,倨傲地凝视着天空。

文章作者

朱步冲

发表文章0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1人

前《三联生活周刊》主笔,现互联网媒体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龚如心的遗产

464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