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殳俏
2018-05-25·阅读时长2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342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笋是极其雅致的食材,在中国菜中,被人公认为要与猪肉对仗。原因是有文学家老头率先开了玩笑:“无竹使人俗,无肉使人瘦。要想不俗又不瘦,天天吃碗笋烧肉。”可见笋对于爱慕清高又爱好饕餮的中国人的重要性。奇怪的是它又果然好吃,并不像另外种种富有含义的食物那样徒有其名,徒有其表。笋将美味即是“富贵流油”的层次提高到了“富贵流香”的境界,并且具有和大多数其他食材都能和平共处的美好品格。笋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可贵之处便是“永远不要大规模出现”——永远都比与其搭配的食材分量少一点,味道轻一点,它才能掌握更多的主动权。
最重要的食材笋,其类别不论,按照季节大致就可以分为冬笋和春笋了。冬笋的魅力在于淳厚,春笋的魅力在于青涩,很奇怪呢,仅仅是隔了一个庸庸扰扰的年节,笋的味道便大不相同起来。这两种笋比较,自然又是春笋更胜一筹。那也许是因为,在冬天里,人们肉欲旺盛,而笋再鲜,也只能作为退居二线的配角。可一到开春,在年节里把自己吃到恶心的人们,终于想起来要尝尝最鲜最尖的“嫩头”了。
最有名的以春笋为材料的江南菜可能是腌笃鲜,鲜肉一块,咸肉一块,鲜笋数支,便能炖出一锅诱人的浓汤来,且经过春笋略带羞涩的调味,让两大阵营的大肉肥腻均衡,壮瘦相宜,咸肉的醇,鲜肉的厚,笋尖的鲜,让汤轻轻松松就呈现出三个层次的迷人质感来——“鲜到令人发抖”。若汤当天吃不完,隔天浮上了一层油,那也好办,传统的江南人家会加上吸收肉汁和笋味的百叶结,不仅将汤水重新滤到清新,且弹牙的百叶结也饱饱吸收了春天的精华,变得味道无穷了。
发表文章0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4人
作家、编剧,悦食中国文化项目创始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